客服热线:021-80166303

热炒下的中药材:价格虚高但出货量少,市场盼平抑机制

   2023-07-24 第一财经 68
核心提示:“现在既没有疫情,又是淡季行情,哪那么多市场需求?”在华东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和经营长达20余年的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

 

“现在既没有疫情,又是淡季行情,哪那么多市场需求?”在华东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和经营长达20余年的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这波中药材涨价行情来得非比寻常。


六七月份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出现异常波动。


据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显示,截至7月17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为3537.02点,为历史高点,较去年同期增幅34.55%。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日常监测的1104个中药材品规中,与上个月(6月)同期价格相比,有143个价格上涨,占比12.95%;有75个价格下跌,占比6.79%;有886个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占比80.26%。


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经营当归的商户张老板也对现时的药材行情也感到奇怪,“过完年就开始涨,刚开始我们还没觉得行情会被炒得这么高,5月份的时候也才八九十块,可是到了六七月份,价格直线上升,现在涨到200多块了。”


“今年行情波动较往年不同,基本处于连续上涨状态,与疫情前的行情正常波动对比,目前中药材行情变化已打破多年的规律,政策、种植面积、产新量、需求量及天气异常等客观因素不再成为主要参考依据,人气关注度成为中药材价格上涨主要因素。”一位头部中药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涨价与成交不成正比


“最近上涨的一些中药品种,如当归等,基本都是属于中药大品种,年产量高,用途广泛,并且去年也遭遇了减产。”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甘肃岷县是当归的主要产区,据称全国70%当归都产自该县。据一位驻扎当地的药材商李老板介绍,去年以来,岷县当地当归的种植量和产量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萎缩,“今年以来,本地有些产区,当归苗虽然种上了,但是涨势并不是很好,只长茎叶,抽薹率较高,并且病虫害较多,产地面积也减少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当归的产量,所以年初涨价是正常的。


与过去资金比较偏好稀有的小品种不同,目前市场的资金比较偏好受灾严重、减产的大品种,通过资金快速收购一批药材之后,然后进行囤积,再慢慢释放消息出来,不断拉升价格。“一旦大资金买完锁定以后,市场上可流通的货物就少了,这时候就显得货源紧张,你买,我买,造成交易繁荣的样子,但只见交易喊价,不见实质提货,就可以拉价格了。今天涨10%,明天涨20%,后天涨30%,慢慢持续不断的拉升,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蔡先生说。


一般的中药材市场周边都有很多大型冷库,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目前亳州中药材市场周边仓库基本是处于满仓状态,但“出仓的还是较少”。


已经有人实现获利。“我的一位朋友年初以不足50块的价格囤积了200多吨当归,前段时间出售之后,赚了一大笔。”蔡先生说,这位朋友并不是从事中药行业,而是以很低的价格买入,直至行情高了之后抛售。


大涨行情也刺激一些人对高产药材进行囤货。


今年6月,当地山银花产新期刚结束。“目前山银花处于低价位状态,55左右/斤。据我们在微信群里统计,最近一周以来,这些游资‘生面孔’客户在这里买了200多吨左右,大家基本不提货(走),买完直接存在本地冷库里,就等着过段时间或者年底涨价。”湖南隆回县经营山银花的杨老板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但在杨老板看来,囤货有风险。“行情这玩意谁又能说的准呢?万一跌了呢?毕竟今年是丰收年,市场货量较多,我还是建议不要囤,市场有风险。”隆回山银花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年产量预计达1.2万吨,比去年增产20%至30%左右。


“近期,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出现异常波动,引发业界和社会广泛关注。”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对会员企业发出《倡议书》称,坚决反对、也绝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到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中去,“如果发现有上述不当行为的线索,也请第一时间向协会反映,协会将视情况向相关主管部门报送。”


下游压力大


行情好,卖价高,对经销户来说本该是件高兴的事儿,但多位受访药商对此并不持乐观态度。一方面,“随着价格持续走高,现在真实成交量不高,询价的多,交易的少。”看过一点吗,“就怕后续价格继续上涨,后面更没人敢轻易接盘了,担心自去年疫情放开后回暖的药材生意,又陷入困局。”


上述头部中药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现阶段中药材行情的除了游资推动之外,还与疫情以来的普涨有关,“种植、加工、经营以及仓储等各个环节发展达到顶峰,中药材行情普遍上涨。”


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数据显示,自从2022年12月13日疫情放开以来,价格指数从1749.95点上升到目前的2158.04点,上涨幅度为408.09点,仅仅7个月的时间,上涨幅度为23.32上%,其中大宗品种当归、党参、甘草、丹参、白芍、白术、白芷等大宗品种的大幅上涨,对总指数短期大幅上涨起了主要作用。


“目前整体行情仍然是上涨品种多于下跌品种,但疫情品种大多稳中有落,金银花、芦根、藿香等品种落幅较大,连翘、板蓝根等品种行情坚挺。”上述康美药材指数称,药材市场已进入淡季,市场交易量减少,加上近期在中药材行业协会倡议书的发布,以及各大媒体的重重舆论施压,现在接力入场资金徘徊,仓库倒手买卖减少。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药监动态|聊城:守住安全底线 开展医疗机构中药制剂检查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