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达因药业总裁杨杰:以持续创新赋能,书写儿童制药行业的“长跑样本”

   2022-10-18 搜狐网 101
核心提示:儿童药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据Insight数据库信息显示,目前我国药品批准文号数超过20万个,但儿科专用药物只有3000余个,占比不

 

儿童药存在巨大的市场缺口。据Insight数据库信息显示,目前我国药品批准文号数超过20万个,但儿科专用药物只有3000余个,占比不到1.5%,而与之不匹配的是2.53亿儿童占到了我国总人口的18%。


市场需求决定行业发展。近十几年来,儿童药市场一直保持着稳步增长趋势,再加上政策利好频繁,不少新老玩家都盯上了这片有爆发潜质的蓝海。尤其是老牌药企达因药业,不仅在转型儿童药领域后顺利“上岸”,近两年的业绩还持续逆势上扬,是一个相当成功的行业样本。


不过,面对行业内外的躁动,达因药业总裁杨杰却一直保持着冷静、克制。这种冷静是由她的“入行”经历决定:从一名儿科医生到医药代表,直至成为一家儿童药企的掌门人。30来年的翻山越水,让杨杰意识到,儿童药市场打不了闪电战,因为看似壮阔的蓝海实则暗礁重重,药品的研发、创新是一场长跑,它需要持续的投入和沉淀。而这,也是达因药业守得云开的关键。






从旁观者到局内人


1985年,对医生这个职业心怀崇敬的杨杰在医学院毕业后,如愿被分到了一家医院,并因为“挑战性高”而选择了儿科。但那时的杨杰一定想不到,7年后,自己会因为相同的原因脱下白大褂,进入制药领域。


在多年前的一个访谈中,杨杰曾透露离开医院的原因:科室不受重视,工作没有挑战,看不到更多的疑难病例。要知道,在90年代,儿科专业还曾因为没人读,被教育部门取消,可见当时儿科的尴尬境地。


1994年,杨杰已经是一家台湾制药公司的销售经理。彼时,她再次因为“挑战性”离开舒适区,加入初创的达因药业。因为能力出众,杨杰在2007年升任总经理,并成为推动达因药业转型再出发的关键人物。


2000年初,在中国入世的大环境下,国内的医药企业因竞争力弱,只能改革自救。而杨杰凭借在医疗、医药行业20多年的摸爬滚打,做出了避开竞争激烈的成人药赛道,聚焦儿童药的战略调整。


彼时儿童药市场尚显荒芜,达因药业的转型无异于二次创业。为了搭建完整的儿童用药产品体系,杨杰带领达因药业建新厂、更新设备、创建儿药科研平台。


在她的推动下,达因药业先与山东大学共建研究生工作站,培养工程硕士,大量引进专业人才;还与山东大学药学院、沈阳药科大学合作建立儿童制剂联合实验室、儿科创新药物产学联盟,以产学研模式,形成研发、市场应用的正反馈循环,并成立了国内首个儿童药物研发技术中心,以及北京达因高科儿童药物研究院。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如何让医药行业涌现更多“药神”?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