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实时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添加中药成分的茶饮面包冰淇淋你试过吗?

2024-12-25 12:581010

近年来的网络流行语,定义是这样的:年轻人明知自己的生活习惯不健康,但懒得改正,于是在日常生活中采取一些自认为可以弥补的行为,以获得心理安慰的独特“养生方式”。

比如,忍不住想喝甜的,就喝0卡汽水、代糖饮料;忍不住喝奶茶,就点“少冰、少糖”的;熬最长的夜,敷最贵的面膜;啤酒杯里泡枸杞,冰可乐里放党参等等。

本报讯 近年来,随着青年一代开始流行“朋克养生”,一些添加中药成分的茶饮、面包、冰淇淋等主打“养生”概念的食品层出不穷,颇受欢迎。

记者走访发现,海口有不少售卖养生食品的中药茶饮店,相较于常见食品,养生食品存在忌用人群,店员会根据消费者的身体情况推荐相应的食品。医生提醒,“朋克养生”并不健康,年轻人更要爱惜自己的身体,中药餐饮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

记者走访 “熬夜水”可见人参,部分中药茶饮有忌用人群

记者在海口金贸东路一家中药茶饮店内看到,店铺售卖的茶饮分为鲜爽果茶、鲜醇奶茶、鲜煮方子三类。根据杯子大小和材质,售价从14元-28元不等。每一类茶饮名字前都标有“药食同源”字样,一旁还标注了所含材料。部分饮品还标注饮用提醒,提示忌用人群以及食用相关药材的注意事项。

“店内主打养生茶,卖得最好的是太阳通明茶(熬夜水),其次就是洛神陈皮赋。太阳通明茶能解疲劳,经常熬夜的人可以喝。现在养生年轻化了,不少年轻人注重养生保养了。”店员告诉记者,店内还有祛湿排毒消肿的阳明丽人茶,以及有润肺下火、开胃消食、安神助睡眠等功效的饮品。

记者在饮品单上看到,太阳通明茶含有人参、菊花、枸杞、莲子和重瓣红玫瑰等材料,饮用提醒一栏标明“本品装的人参(人工种植,5年及以下)可二次加工食用,如食用,建议食用量不超过3克/天,孕妇、哺乳期及14周岁以下儿童不宜食用”。

记者买了一杯太阳通明茶(熬夜水)品尝,杯中能看见人参、菊花、枸杞、莲子等药材,饮品呈淡黄色,喝起来有股淡淡的药味。离店前店员提醒记者,喝完杯中的饮品后可以加入温热水和菊花再次冲泡,但过夜后不宜再饮用。

中药茶饮店供应药膳正餐,每位300元

记者来到福海路一家中药茶饮店,店内仅售卖国粹轻养茶和国茶轻乳茶两类茶饮,售价根据杯子大小从12元-18元不等。在国粹轻养茶的一侧标有“3岁以下、孕妇、特殊病患者、原料成分过敏人群,请谨慎食用”字样。

店员介绍,由于祛湿茶、润喉茶、补元气茶等养生茶(轻养茶)正在调配中,目前店里只有奶茶等常规饮品。“祛湿茶(朱颜消[易]瘦)和下火茶(消火茶)喝的人比较多。店内还提供药膳,可供应午晚餐,按照用餐人数收费,每人300元。”

记者观察发现,该店一处小桌上摆放了养生茶的介绍牌。其中,“朱颜易(消)瘦”的介绍牌显示,饮品溯源为唐代名医孙思邈《千金要方》,主材为芡实、茯苓、薏仁、红枣、赤小豆等,属性为润肤养颜、生津润肠、延缓衰老。“伏火静心”介绍牌显示,饮品溯源为金代名医李杲《内外伤辨惑论》,主材为夏枯草、金银花、竹叶、薏苡仁等,属性为清热解毒、凉血祛火、降压静心。

记者在店铺后院的墙上看到药膳宣传介绍,除了店铺的药膳研究经历外,还印制了补中益气鸽、四君子松茸盅、石斛捞蟹、芡实鱼米、六味地黄鹿排等10道药膳的配图和名称。

市民声音

面对养生概念食品,他们这样说……

记者随机采访几位市民,询问如看到添加了中药材的养生概念食品,是否会买来尝尝。

市民李女士表示会尝试,“如果遇到感兴趣的,我会买来尝尝。”

市民符女士表示不会,“我喜欢喝奶茶,不会尝试任何‘养生’类的东西。”

市民李先生也表示不会,“这类添加了中药材的食品不能乱吃,我还是不太放心。”

医生提醒 中药餐饮不能完全替代药物治疗

“中药材(药食同源的食物)具有调节人体机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作用。要发挥食疗养生的作用,首先要了解自身体质和需求,选择适合的中药材。”海口市人民医院中医科主治医师陈后煌建议,在选择中药材时,首先要根据体质选择,如寒性体质者可选用红枣、桂圆等温性食材;热性体质者可选用绿豆、菊花等寒性食材;二是合理搭配,将不同的中药材进行搭配,如枸杞子搭配菊花可明目,红枣搭配生姜可驱寒;三是适量食用,中药材并非越多越好,适量食用才能发挥最佳效果;四是长期坚持,食疗养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持之以恒。

陈后煌告诉记者,中药餐饮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但不能完全代替药物治疗。中药餐饮具有调节身体机能、增强免疫力等作用,适用于亚健康状态和慢性病的辅助治疗。但对于一些急性病和严重疾病,药物治疗仍然是必要的。在使用中药餐饮时,应在中医医师的指导下进行,避免盲目食用。

陈后煌还提醒,冬季养生,海南市民宜多食用温热性食物,如羊肉、生姜、大枣等,以增强身体的抗寒能力。同时,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和均衡性,避免单一食物过量摄入。此外,适当增加辛辣调味品如姜、蒜等,可以帮助驱寒。需要注意的是,体质偏热的人群应避免过多食用辛辣食物,以免加重体内热象。(记者 林鸿晖 文/图 编辑 程偲 林秋怡)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症状易反复,且不易治愈,药物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主要还得通过自我保养的方法来改善症状。在此,介绍一

0评论2025-05-08110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慢性咽炎是一种常见疾病,症状易反复,且不易治愈,药物只是辅助治疗手段,主要还得通过自我保养的方法来改善症状。在此,介绍一

0评论2025-05-0885

巧用药膳辅助治疗慢性咳嗽
一、慢性咳嗽的中医分型与食疗原则慢性咳嗽多由外感未愈或脏腑失调引起,中医分为风寒型、风热型、肺阴虚型、痰湿型等。食疗需遵

0评论2025-05-08127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