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昆中药,随处可见“1381”的时间注脚,历史的厚重与现代科技创新构成交响——昆中药博物馆体验馆里,“全球最古老的制药企业”记录着中医药在近现代640年的发展史;现代化的制药生产线上,智能化生产设备和管理系统实现生产流程精细化管理,产品享誉东南亚各国,并远销美国。
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军医朱双美在昆明开设“朱氏双美号”,成为“昆中药”最早的起源。此后,其后代子孙留滇世代采药、制药和行医。1956年公私合营,包括双美号、福林堂、成春堂、体德堂、大安堂等整个昆明地区的82家药铺合并为昆中药的前身。新时代以来,昆中药秉持着“大药厚德,痌瘝在抱”的使命,把昆中药打造成了精品国药品牌,位列我国五大中药老字号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单位,被誉为我国南药文化璀璨的“活化石”。
昆中药在历史上的荣耀硕果累累,清咸丰、同治、光绪年间,昆中药各老号先后推出了清肺化痰丸、阮氏上清丸、感冒疏(苏)风丸、舒肝散、天麻(祛风)丸、金花(消痤)丸等特色产品,这些产品因疗效确切而广为使用。
1908年,由22味中药配制的“翟玉六止咳丸”问世,并名噪全国。“止咳丸”由清代光绪年间云南名医翟玉六在家传秘验方基础上创制而成,后来由昆中药生产。
1922年,“桑菊银翘散”在昆明问世,该产品由云南名中医姚印轩创制,素有“土盘尼西林”的美誉。
公司负责人介绍,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传统制剂方法(昆中药传统中药制剂)”蕴含着丰富的内涵,药德药道、造药技艺、养生理念、勤勉文化等内涵不仅体现昆中药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形成独特的优势和核心竞争力,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自2012年起,昆中药恢复实施“师带徒”制度,身体力行传承制药技术和文化,保障技艺传承后继有人,不断培养更多优秀药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