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进行了新一轮重点项目布局,以川渝特色资源为主要药物处方,发挥各自优势,联合开展中药新药研发。
自2023年以来,上述两院已布局了2个重点项目,像这样的合作,今后将是常态——
依托两院建设的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近日被正式认定为首批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之一。
▲1月8日,重庆市中药研究院,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科研人员正在做实验。记者 谢智强 摄/视觉重庆
同根同源、一脉相承
他们曾研制首个进入欧盟的治疗性药品“地奥心血康”
重庆市中药研究院和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原本就是同根同源、一脉相承,且来头不小——前身为国民政府中央工业试验所,始建于1930年,抗战时期从南京搬迁至重庆。
直到1997年重庆直辖,一部分团队搬迁至成都,成立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两院才正式“分家”。
“所以说,我们原本就是一家。”中药新药创制川渝共建重点实验室主任、四川省中医药科学院首席科学家易进海说。
其实,“分家”前,科研团队专注于中药科技创新和新药创制,向社会贡献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准、名气响当当的创新中药。比如首个进入欧盟的治疗性药品“地奥心血康”、首个室性+室上心律失常中药“复脉定冲剂”、免疫抑制剂一线首选药物“火把花根片”等。
即便是“分家”后,两院仍然“藕断丝连”,共同开展中药新药研发,特别是近5年来,两院平均每年获批1个临床批件,并实现了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