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笔者从玉龙县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专题报告会上获悉,近年来,玉龙县道地中药材产业蓬勃发展。2022年,全县道地中药材综合产值突破27.3亿元。
据了解,近年来,玉龙道地中药材产业屡创佳绩——全省认定登记的3个云木香、2个羌活和3个珠子参新品种全部出自玉龙,全省认定登记的10余个滇重楼新品种玉龙占有6个,3个企业标准成为云南省地方标准,拥有中药材发明专利8项,获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是首批“云南省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县”之一。全县有一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院士(专家)工作站、5个企业技术中心,24家企业通过省级中药材领域三项认定。2020年,玉龙县有16个药材基地获云南省“绿色食品牌”(中药材)产业基地认定。其中,省级产业基地3个、市(州)级产业基地5个、县级产业基地8个。
玉龙县委、县政府立足资源优势,面向市场,突出道地特色,以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探索实践政府引导、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多元化”中药材产业绿色发展模式。全县中药材种植户达29606户、药农91725人,占全县户籍人口40%。到2022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15.65万亩。建成标准化基地8.1万亩,实现农业产值9.58亿元。加工中药材3.55万吨,实现加工产值17.73亿元,中药材加工产值与农业产值之比达到1.85∶1;中药材综合产值突破27.3亿元,药农户均产值32367.5元。中药材产业成为玉龙县的生态支柱产业,为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推进玉龙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走出了一条高原特色产业发展之路。
目前,玉龙县已成功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75家(包括11家国家级企业)、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99户,其中,省级龙头企业11户、中药材产业领域8户。在种植主体的积极带动下,全县所有乡(镇、街道)均种植中药材,九河、太安、巨甸和石鼓等乡(镇)的6个中药材“一村一品”专业村基本形成,鲁甸乡5个村已全面形成“一村一品”的格局,带动了95%以上的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全县有专业合作社312家,药材种植面积达56348亩,占总种植面积的36%;药材行业协会2家。
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玉龙县政府先后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省农科院、四川省中医科学研究院等23家省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全县已建成25个规范化高山道地药材基地、14个濒危珍稀中药材种质资源保护科技示范基地,鲁甸中药材种植加工产业园、南口科技创新和仓储物流工业园,以及雄古生物资源精深加工园区和太安三产融合示范区,集中了全县60%的中药材种植、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的企业和合作社,已初步形成了从种苗繁育、规范化种植、产地初加工、仓储物流、市场销售为一体的较为完整的产业链。(通讯员 和琪 寸文亮 沈宗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