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市场上一批相对高增长,业绩较稳定的行业板块被冠以“男神”的称号,比如生物医疗,食品饮料等等。
不过去年以来,医药行业的走势和他的“男神”身份渐行渐远。
好在今年4月下旬以来,医药板块出现反弹。截止7月14日,医药生物(申万)整体反弹幅度15.81%。
“男神”,似乎又回来了?
不过你们懂的,“男神”这种东西,就算伤你无数次,你还是会待他如初。
因此,咱们今儿就从投资的角度,来试着拿捏下咱们的医药“男神”。
风险提示:“男神”高冷,出手需谨慎!
//不只“吃药”//
首先咱要明白,医药不只是“吃药”这么简单。
图图看了下申万行业分类,一级医药行业的名字叫做医药生物,二级子行业有6个,包括医疗服务、医疗器械、生物制品、化学制药、中药和医药商业,2021年新版的申万一级行业还增加了一个新面孔“美容护理”。
(来源:WIND)
通过上图,大伙其实可以发现医药行业背后一些更深层的东西。
医药行业兼具了消费属性和科技属性,医药行业里面的各种药,以及卖药的等都具有很强的消费属性,而各种生物制品、疫苗、医疗器械,创新药等,则具有一定的科技含量。
更进一步考察行业个股构成,医药行业的消费属性会使得很多医药类个股具有价值风格,而医药行业的科技属性又使得很多医药类个股具有成长风格。
所以说,医药行业又是一个集价值风格和成长风格于一体的行业,目前的医药生物行业更偏成长风格一些。
//生物医药的反弹之谜//
A股的医药行业,经历了过去两年拔高估值后的消化,许多公司的估值都大幅回落了。目前A股的医药板块也处于历史上的估值低位,市盈率已经和2018年熊市时期相近了。
(来源:富国基金)
“男神”的“高冷”,不是没有理由的。
医药行业其实是对利率非常敏感的资产,大家可以看到从6月14日美债收益率回落开始,医药生物(申万)就阶段性见底了,像是XBI(标普生物科技ETF)这种创新药“大饼”基更是被狠狠“刺穿”。
除了美联储加息,医保控费和带量采购的带来的压力也让医药投资者看到了估值天花板。
(来源:富国基金)
尽管如此,医药行业仍然是公募基金的“心头好”,是公募配置的第二大行业,持股市值占比为5.62%。
(来源:富国基金)
从近期国内生物医药基金的募资情况来看,近期也是明显回暖的。
政策方面,近期其实也出现了一些积极的信号。
比如在今年的十四五规划中,首次提出医药行业的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要保持年均增速8%以上,研发投入年均增长率要保持10%以上。再比如,根据今年5月底国家医保局的规定,不得用医保基金支付大规模核酸费用,这也减缓了大家对医保基金负担加大的担忧。
图图扒了扒4月底以来,各位“男神”“回心转意”的程度,发现了三条上涨逻辑:
一是消费医疗,沿着消费复苏的逻辑演化,对应线下药店、化学制剂、中药等板块;
二是疫情受损板块,受损越大,反弹弹性也更强,对应医院、疫苗等板块;
三是集采边界产品,市场悲观以为要进"集采”,但实际未进“集采”,业绩大幅上升下,情绪也在修复,对应原料药、化学制剂等板块。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