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东吴证券医药首席分析师朱国广:2022下半年医药行业投资,反弹还是反转?(二)

   2022-07-26 6279
核心提示:编者按: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生物医药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从检测试剂、新冠疫苗到新冠治疗,以及相关的医疗器械和

 

编者按:


  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背景下,生物医药成为最炙手可热的行业。从检测试剂、新冠疫苗到新冠治疗,以及相关的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等,各个细分领域不论是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是大受追捧。


  然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阶段,新冠相关概念板块开始冲高回落,资本市场也开始降温回归理性。特别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生物医药板块开始走上漫漫回调路,新股破发也成为常态。


  为了寻找生物医药投资方向,为市场提供更精准的投资策略,、21世纪新健康研究院特联合各大证券公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策划推出《首席开讲》新健康系列对话,期望能通过广泛交流,在市场波动中探寻价值所在。《首席开讲》第三期对话东吴证券医药行业首席分析师朱国广,请他来解析医药板块是否已调整到位?后市反弹修复需要哪些积极因素支撑?


  《21世纪》:市场观点,目前给原创新品的商业化时间窗口时间越来越短,会在越来越短的时间内被fast follow,导致利润预期进一步被压缩,您怎么看待这个情况?


  朱国广:从创新药角度来说,的确大家诟病各种“内卷”,但从2015年以来,创新药还是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主要是药审政策有比较大的变化,比如:2015年从临床数据的核查,从药审的改革,甚至2018年以后,医保的改革,起到了非常大的催化。


  对于创新药来说,其实一方面是药品的供给,就是药审。第二,就是需求方,需求方是医保来进行买单。2015年以后,有些公司原本是做OTC的,目前在创新药方面转型。在国际舞台上,我们的创新药2015年以后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目前每年的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年会(ASCO)上,中国的肿瘤项目能秀出非常不错的数据,比如头部的这几家创新药公司,另外中国的很多创新项目能够和海外的公司合作,也充分说明海外公司目前对中国的创新药的认可。


  目前来看“内卷”也是难以避免的。创新药一旦发现新的靶点,很多公司都纷纷的去布局,尤其是二代测序成本下降以后在靶点的发现上取得了质的飞跃。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创新药公司只能围绕目前已知的靶点,但布局的多了,竞争自然就变强了,对于竞争就会变大,对于创新药公司来说,一定要走一些相对差异化的路线,这种差异化的路线一方面是靶点的选择。第二方面在适应症的选择更为关键。二级市场有很多公司,同样是肿瘤,有些去选择大瘤种,但有些选择小瘤种,目前先选择相对小瘤种的,竞争环境比较好。但有些公司不选择肿瘤,选择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比如特异性皮炎,这些药从全球来看销售额也是比较大的品类,高达50亿-60亿美元的药。


  目前国内来看,有些公司取得了一些积极的成果,我们认为就是差异化,非常关键。对于很多创新药公司来说,如果要想走出去,想成功,我们认为两点:第一布局差异化,第二跑得比别人快,能够挤入前三。


  《21世纪》:当前国内医药企业创新同质化严重,这也严重影响了很多企业的估值,因此很多企业积极探索出海,怎么看创新药企出海前景?是否是破除“内卷”的好方法?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医药行业周报:基金医药持仓低位 关注三季度医药成长机遇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