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情回顾:本周医药生物指数上涨2.35%,跑赢沪深300指数0.71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12.2022 年初以来至今,医药行业下跌14.49%,跑输沪深300 指数4.9 个百分点,行业涨跌幅排名第24.本周医药行业估值水平(PE-TTM)为26 倍,相对全部A 股溢价率为75.9%(+1.42pp),相对剔除银行后全部A 股溢价率为31.8%(+1.09pp) , 相对沪深300 溢价率为114.7%(+1.47pp)。医药子行业来看,本周10 个子行业板块上涨,涨幅前3 为疫苗、医院、化学制剂,涨幅为7.2%、5.8%、4.6%。年初至今跌幅最小的子行业是医院,下跌约6.5%。
Q2业绩进入落地期,预计中药消费品、CXO、疫苗、器械等板块有望高增长。
四月底以来,新冠后经济复苏的预期驱动医药板块持续走强。考虑到疫情对4、5 月份影响较大,我们认为应辩证看待中报业绩。根据我们对重点覆盖的57家医药上市公司的盈利预测,预计2022Q2利润增速超过50%的有10 家;增速在30%~50%的有2家;增速15%~30%的有12 家;增速0%~15%的有18家;净利润同比下滑的公司有6家。分行业来看,(1)中药板块预计增速较快,其中以岭药业、太极集团Q2 业绩增速最高有望超过50%;(2)CXO 板块业绩预计维持高增长,龙头公司增速更快,其中凯莱英Q2业绩预计同比增长190%,药明康德Q2 业绩预计同比增长63%~65%;(3)疫苗行业(剔除新冠疫苗后)整体预期较好,康华生物业绩增速预计在50%左右;(4)医疗器械行业景气度仍在,其中迈瑞医疗(预计业绩同比+20%~25%)、爱博医疗、普门科技等公司22Q2业绩预期增速均超过20%。
未来医药仍有结构性行情,重点关注三大主线。第一,未来医保压力将成为常态,寻找“穿越医保”品种是关键。一方面,寻找自主消费品种比如中药消费品、自费生物药,医美上游产品、部分眼科器械、重磅二类疫苗等;另一方面,我们认为药械企业通过“持续创新+国际化”有望穿越“医保结界”。第二,疫情后需求复苏主线,主要包括中药、医疗服务、CXO、血制品、药店、创新药/械等板块,中药板块持续受益“政策边际利好+产品提价+国企改革”三重利好,我们认为,中药板块尤其是中药消费品、中药独家基药品种等具备相对收益。第三,UVL 事件后,我们认为,产业链自主可控重要性凸显,尤其是医药产业链上游,包括生物药制药设备及耗材、生命科学产品及服务、影像设备等。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