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6月24日,第六届世界智能大会在天津隆重举行。本届大会以“智能制造”为主题,聚焦关键技术与核心部件、智能化装备和制造过程智能化技术与系统领域,甄选全球卓越科技创新应用案例,最终确定发布10个优秀案例评选榜单。
天士力凭借“现代中药智能制造”成功入选 “WIC智能科技创新应用优秀案例”,其以“质量数字化”为核心的中药智能制造系统引发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人们不禁想问,能够在如此高规格的重大国家级会议上获奖并推荐展示,天士力的中药智能制造系统究竟有何长处?中药智能制造对于整个行业而言又有什么独特的意义呢?
中药现代化发展面临两大“黑箱”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凝聚着中国人民的博大智慧,也是我国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优势的民族产业,在抗击新冠、非典等重大疾病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世界卫生组织也高度肯定了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然而,传统的中药生产方式存在存在质量不均一、质控不到位、成本居高不下、监管困难等问题。
中药原料的天然属性决定了其功效、质量存在个性化的差异,因而无法直接照搬化学药、生物药的研发生产技术。又由于生产工艺复杂、临床疗效与中药质量标准之间的关联不清晰等,导致中药产品疗效难以把控。中医药治病原理机制的“理论黑箱”、质量控制的“过程黑箱”成为行业发展的拦路虎。
在此背景下,对于中药企业而言,实行产业升级,对产业链进行标准化管理,将过去“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中药说清楚、弄明白,生产出疗效明确、机制清晰、安全可靠、质量可控的优质中药产品是行业把握时代发展机遇的重点,“智能制造”已经成为中药迈向现代产业的必由之路。
那么,中药作为我国的传统行业,该如何搭上智能制造的快车呢?智能制造又能给行业带来哪些改变呢?
数字科技破解中药密码
针对中药药效物质作用基础模糊的问题,天士力依托“创新中药关键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药先进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集成药理药效、基因网络、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科学技术,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平台。
据了解,目前该平台已成功积累了60T海量特色医药数据资源,构建了覆盖疾病多组学、中药材-成分-靶标、药物小分子等多元数据库,搭建了AI疾病网络、生物医学知识图谱、药物重定位等分析管线30余项。
同时,天士力还建立了一支多学科背景的计算网络药理研发团队,该团队曾荣获2020年世界人工智能创新大赛冠军。
凭借出色的人才团队、顶尖的技术水平、优秀的实验场所以及海量的数据储备,天士力不断优化“基因网络”-“作用靶点”–“药效组分”的中药质量数字化解析技术,实现了对中药作用机制、配伍规律等的数字化研究,诠释了中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例如利用多组学分析、网络药理学、化学信息学等多学科-数智化技术,实现了对芪参益气滴丸“异病同治”科学内涵的解析,为智能制造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