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两会州市统战部长访谈】杨文珍:组建“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中心” 推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2024-01-31 云南政协报 74
核心提示: 组建“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中心” 推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特别是民族药发展的支

 

 组建“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中心” 推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近年来,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中医药特别是民族药发展的支持力度,全省中医药(民族医药)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今年我比较关注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在今年省两会上,省政协委员,中共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常委、州委统战部部长杨文珍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楚雄州是全国中医药工作先进州,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基础扎实,政策体系和医疗服务体系健全,特色技术疗效显著。其中,‘彝医水膏药疗法’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发布彝医治疗技术53项、彝医护理技术20项、彝医经典名方20个,中(彝)医药发展取得明显成效。”杨文珍表示,通过前期调研发现,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仍存在中(彝)医药标准制定滞后难以纳入医保目录、中(彝)药院内制剂发展政策支撑不足等问题。

  “前期,楚雄州在建设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计划中,对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开展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申报工作的通知》,以‘选培传用’并举建立中医医术确有专长基层人才发展机制为主题,编制上报了《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对此,建议省级层面积极协调争取,将楚雄州列入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试验区,并着力解决中(彝)医药发展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推进中(彝)医药传承创新发展。” 杨文珍说。

  当前,楚雄州正积极扶持和促进中(彝)医药事业发展。但部分彝药饮片没有纳入医保、中(彝)医药标准制修订滞后问题严重制约了彝药饮片的推广使用。对此,杨文珍建议,将具有药材标准的98个品种的彝药逐步纳入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同步纳入门诊特殊病、慢性病支付范围,以减轻群众看病用药的经济负担,提升基本医疗的保障水平。同时,以“临床使用安全有效、市场前景好、产业发展急需”为原则,进行品种遴选,推动彝药标准制修订工作,助推中(彝)医药事业发展。

  “要研发一款中(彝)药院内制剂,从前期的方药挖掘收集、临床疗效观察,到中期的剂型研发转化、质量检测、毒麻药理实验,再到后期的注册备案、药品生产、调剂使用等,全流程不论是设备还是人员,生产专业性强、要求高、投入大。”针对这一问题,杨文珍建议,省级层面单列支持彝药院内制剂研发转化专项资金,支持解决中(彝)医药院内制剂研发、生产设备购买及人才队伍激励经费不足等问题。

  为提升公立中医医院研发中药、民族药院内制剂的积极性,杨文珍建议,省级层面尽快组建“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中心”,并在楚雄州建立“区域性中药制剂生产中心分中心”,为中(彝)医药提供更好的创新发展空间。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第27期科创中医药沙龙:藏药功能主治变更可行性研讨会在成都顺利举办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