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助力中医药书籍“还乡”

   2024-01-15 光明网 40
核心提示:一本本泛黄的医书静静陈列在玻璃展柜中,出版年份从清代至近代,书页上的墨迹详细记录中医药理论与方剂……不久前,上海市华侨收

 

一本本泛黄的医书静静陈列在玻璃展柜中,出版年份从清代至近代,书页上的墨迹详细记录中医药理论与方剂……不久前,上海市华侨收藏协会副会长、千顷堂书局后人谢文一向宁波帮博物馆捐赠多件中医药书籍及相关器物。此前,他还向上海中医药博物馆等捐赠多件千顷堂出版书籍及史料实物。


宁波帮博物馆近日展出的中医药相关瓷器及千顷堂书局出版的中医药书籍。展品由谢文一捐赠。记者 林子涵摄

千顷堂书局创办于1883年,原址位于上海“三马路”(今汉口路),主营中医药书籍出版。出版作品广泛传播至东亚、北美等地,多本医书被海外图书馆收藏。谢文一是千顷堂书局最后一任掌门人谢祖芳的曾孙,侨居美国。近年来,谢文一致力于搜集千顷堂出版的中医药书籍,为此跑遍多国。2023年6月,谢文一发起“千遇千寻——抢救古医书行动”公益项目,助力中医药书籍“还乡”。

以下是谢文一的讲述。

接续家族传统

我的家乡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上世纪,曾祖父谢祖芳正是从这里出发前往上海,与千顷堂书局结下了深厚缘分。

千顷堂书局在中医药书刊出版史上留下了许多篇章。清代,千顷堂书局曾刊刻《医方论》《中西医粹四种》《中西汇通医书五种》等书;近代曾出版《中藏经》《医学津梁》《类证治裁》《先醒斋医书十种》《医案类录》等各类古医书和当时的医家著作,出版活动一直持续至20世纪50年代,为中医药书籍的整理、保存和传播发挥了作用。

20世纪20年代,曾祖父从千顷堂书局的账房先生升任掌柜,逐步收购书局全部股份,成为书局掌门人。在曾祖父任下,千顷堂书局持续发挥特色,专注出版中医药书籍。1950年,在他的推动下,千顷堂书局加入上海市书业同业公会。1956年,书局并入上海卫生出版社(今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此后,曾祖父一直从事文化出版工作。

幼时起,家中就有许多中医药书籍、与中医药相关的文玩瓷器。长大后才知道,其中不少是曾祖父留下的“宝藏”。在祖父、父亲的手上,千顷堂书局的遗存得到了传承。

父亲一直重视文物收藏与保护工作。20世纪90年代,父亲两度向宁波当地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捐赠家族所藏。受父亲感召,大学时,我选择了历史系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透过专业视角和多方研究查证,我渐渐了解到千顷堂书局的更多历史,也愈发明白曾祖父留下的这些中医药古书的分量。如今,从父辈手中接过“接力棒”,我正在探索挖掘千顷堂书局的故事,发掘千顷堂的中医古方,期待为中医药文化传播尽一份力。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国家中医药局 推进县级中医医院合理组建县域医共体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