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优势中药材种植扩面增效 青岛加快推进产业规模化发展

   2023-12-12 信网 3390
核心提示:原标题:“一株草药”如何种出产业“千金方”寒冬已至,草木凋零,但在即墨区灵山街道的药田间却仍是一片丰收图景。采挖机在田垄

 

原标题:“一株草药”如何种出产业“千金方”


寒冬已至,草木凋零,但在即墨区灵山街道的药田间却仍是一片丰收图景。采挖机在田垄间穿梭,暗红的丹参、黄褐色的黄芩、粗壮的板蓝根、名贵的西洋参……大片新鲜的中草药材从土中翻出,被紧随其后的中药种植户们清理、装袋,大家脸上洋溢着收获的幸福。


在今年9月发布的《山东省医养健康产业发展规划(2023-2027年)》中,青岛作为“引领极”,在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引领胶东半岛中药材生产区发展,建设百亿级中医药产业园区等方面被赋予重任。自11月底开始,青岛大批中药材进入收获季,记者探访部分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户和中药材繁育企业,发现青岛正以优势中药材产业化拓面、高附加值中药材扎根、濒危中药材规模化繁育为三大发力点,推进优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和产业升级,一处中药材产业快速发展的新高地雏形已现。


优势中药材种植扩面增效


中医成于中药。中药材作为行业产业链上游的生产原料,是中医药产业发展的基础。打造中医药强市,青岛必须解决中药材种植与开发这一源头问题。


我国早在唐代就开始了中药材的栽培种植实践,清代开始大规模种植中药材,但许多品种大量种植始于上世纪50年代。多年来,中药材种植经历了药学家试种、商业性栽培、分散个体种植等阶段,正在向规模化、集约化、产业化的基地模式发展。


青岛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水丰富,种植中药材的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尤其是背靠崂山这一“天然药库”,青岛拥有中药材资源植物合计500余种,珍贵药用植物330余种,发展中药材种植底蕴深厚。但相比安徽、河南、河北等省份的中药材种植强市,青岛中药材种植起步晚、发展慢,前期以农户自发种植为主,不仅规模小,抗风险能力也弱。


近年来,推进优质中药材规范化、规模化种植养殖基地建设被提上日程,一批特色鲜明的中药材种植基地在青岛拔节生长,带动周边农民致富、产业增收。


“这批中药材种植基地主要种植丹参、黄芩、黄芪、板蓝根等中药材,一般当年播种,当年或隔年收获,生长期较短,农民获益明显。”青岛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周长娥介绍,这些中药材不与粮食争良田,在山坡地、瘠薄地就能种植,且大多耐旱、不易生虫害,需要的田间管理较少,目前正在迅速推广,成为青岛中药材种植的优势项目。


当下,即墨区灵山街道近2万亩中药材正值收获季。12月2日,在中姜戈庄村的药田里,中药材种植户闫瑞英手捧着沉甸甸的丹参,向家人视频报喜。“今年的丹参收成好,收购价更好,我们种植户今年能过一个好年了。”闫瑞英说,今年丹参价格比往年上涨了60%,每斤的收购价在3.2元左右,每亩地产量在4000斤左右,除去成本后纯利润有五六千元。她承包的300亩地种的全是丹参,种药分红加上基地发的工资,总收入近20万元。她正在向基地申请扩大承包面积,明年至少要承包500亩地。


闫瑞英所说的基地由青岛海缘道地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创建。海缘道地是灵山街道中药材种植的支柱企业之一,曾入选山东省首批12家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创建单位,其创建的种植基地是青岛市首个省级中药材生态种植基地。


在基地,中药材种植采取订单生产模式,基地联系种植专家,给予从种到收的全过程技术指导,农户与基地签订回购合同,设置保底价,确保其种植收益。


“3年来,中药材价格持续看涨,特别是今年中药材价格涨幅明显,除了丹参外,黄芩的价格从每公斤30元涨到了近50元,白术的价格从每公斤22元涨到了140元,种植中药材的农民从中获益明显,纷纷申请增加种植面积。”青岛海缘道地中药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孔令海说,今年中药材价格上涨有市场需求扩大、部分药材主产地受灾等多方面的原因,因此基地也不会鼓励种植户盲目扩大产能,而是引导种植户精耕细作,打造道地药材。


“真正的道地药材不愁卖,比如青岛的丹参,有效成分含量全国最高,达到1.2%甚至1.5%,是国家药典规定量的1到2倍。”孔令海说,灵山街道当地丹参的价格高于市场价30%,国内外客户仍然络绎不绝,今年基地尚有2000吨左右的丹参市场需求量供不应求。


从2018年发展至今,该中药材种植基地的规模已从最初的3000亩扩大至2万亩,带动周边26个村庄发展中药材种植,并与扬子江药业、同仁堂药业、神威药业等大型药企建立了长期供货合作,初步实现中药材“种产销”一体化链条。


孔令海告诉记者,他们正在尝试中药材与粮食倒茬轮作,粮药兼做,实现土地集约化利用。在此基础上,基地还将延长中药精深加工产业链,生产中药饮片和保健品,提升中药材附加值。此外,他们还计划将中药材示范基地模式延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满足群众健康需求 增强中医药文化自信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