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在温院士陈士林:肩担中医药传承重任 心系中医药创新发展

   2023-12-11 澎湃 291
核心提示:“这份崇高的荣誉不只是属于我个人,也是对我们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所作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

 


“这份崇高的荣誉不只是属于我个人,也是对我们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团队所作出工作的肯定和鼓励。”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成都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陈士林说。


日前


2023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在新增院士中


来自成都中医药大学的陈士林教授


成功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在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后,陈士林以一堂“名家名师名医”学术讲坛,与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师生分享了喜悦之情、科研心得。他回顾了本人探索中药研究底层技术的历程,作了《中药研究底层核心技术构架》学术报告,并与现场师生进行交流探讨。


“成都中医药大学严谨的治学态度、个性化的教育方式让我受益匪浅,这种态度和方式,对我学习和工作以及中医药研究都影响深远。”


研究生和博士都在成都中医药大学攻读,后来又回到母校工作的陈士林教授,在被问及如何形容成都中医药大学在自己心里的位置和分量时,他这样坚定地说。




陈士林当选院士是成都中医药大学人才培养的重大突破,是温江区助力高层次人才成长的重要成果,更是科技界、学术界对其取得杰出成就的高度认可。


几十年如一日专注中药研究与转化


从求学到做研究,在中医药领域深耕几十年来,陈士林创立了“本草基因组学”学科,开发药用动、植物高通量混合测序的全基因组组装及拼接技术,成功突破复杂基因组组装难题;在国际上率先完成510个中药基原物种核基因组和细胞器基因组图谱,揭示了中草药品质形成遗传密码;主编我国第一部《本草基因组学》《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奠定我国药用植物分子遗传学基础。


中药材质量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保障,本草基因组学研究可有效解析药用植物的遗传背景,揭示其生物学本质。目前,在陈士林团队带领下,本草基因组学不仅朝着新品种选育、基因鉴定、生物合成等方向发展,也在中药评价、新药发现等应用领域发挥作用。




科研成果只有转化落地,才能真正发挥价值


在本草基因组学的研究基础上,今年5月,本草基因组学团队在温江注册成立了成都靶标科技有限公司,并聚焦医学研究和试验发展、细胞技术研发和应用等,正在牵头建立全基因组GPCR药物筛选细胞库以及药物筛选平台,解决中医药行业疗效机理不清的核心关键问题和新药开发难题,推动中医药学术研究成果向科技成果转化,打造能力协同、利益共享的药物筛选闭环,引领中医药产业创新发展。


做研究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态度


“中药研究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做研究要有长期坐冷板凳的态度,不能急、不能慌,要构建真正的底层核心技术,最终才能取得好的研究成果。”


在日常工作中,陈士林时常给团队的成员这样说。他不仅专注于中医药领域的研究,也注重中医药领域人才的培养。他希望团队成员将项目研究周期定位在8-10年,甚至更久,努力让研究项目取得扎实、可靠的成果。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万民智养中医门诊 | 让社区成为中医药服务主阵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