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当多的中医院开始调整儿科布局,过去儿科可能很小,现在增大儿科的面积,然后扩充接诊持续时间,尤其是周末。”在国家卫健委12月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北京中医医院院长刘清泉说,目前,各级中医医院围绕呼吸道感染高发期的到来,开展了多项准备工作。
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目前全国三级公立中医院中有93%设置了儿科,二级公立医院中有73%设置了儿科。前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动在全国布局建设了37个中医儿科国家重点专科,遴选了10个儿科区域中医诊疗中心。
为了充分发挥中医药在保障儿童健康中的重要作用,更好地满足广大儿童的中医药服务需求,近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儿科建设的通知》,统筹推进中医儿科医疗资源扩容和分层分级发展。
扩大医疗服务供给
目前,各级中医医疗机构强化资源统筹,加强了发热门诊、急诊、儿科、呼吸科的人员配置,通过加开诊室、延长门诊时间、开设夜间门诊和周末门诊,提供“互联网+”诊疗服务等方式,扩大医疗服务供给,最大限度地满足儿童的就医需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医政司副司长邢超介绍,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加强了儿童呼吸道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知识培训,特别是着力提高基层中医医务人员的病情识别能力,规范开展中医药诊疗。
刘清泉也建议,孩子得病以后,不要扎堆去三甲医院、专科医院,“因为这是一个常见病、多发病,每年都会在孩子身上反复发生,我们到不同的医院去,既能够减少排队时间,还会减少交叉感染,同时也能够获得非常好的就诊感受。”
此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组织中医药专家围绕群众普遍关注的问题,多渠道、多方式向社会传播儿童呼吸道疾病中医药预防保健知识。“我们目前正在组织专家制定科普指南,指南着眼于儿童呼吸道疾病的预防和恢复期症状的改善,提供有针对性的中医药健康科普知识。”邢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