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负责南岸、江津、秀山、黔江等四区五县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生产企业,以及药品批发、零售连锁总部、互联网销售第三方平台全体系、全覆盖、全环节、全过程监督检查,开展法规政策宣传培训,指导帮扶企业提高质量安全控制水平和服务企业产业发展。近年来,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深入贯彻落实重庆市《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和《关于开展药品领域生产经营企业困难情况帮扶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将企业帮扶融入中药企业日常监管工作中,形成常态化工作机制,帮扶多家企业有效解决各项实际困难,奋力推动重庆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重庆营造优良营商环境。
帮扶指导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合规化正确开展饮片性状质量管控工作。中药饮片性状与初加工、炮制等紧密相关,受用药部位、中医临床用药习惯等因素影响,造成了饮片性状在炮制过程中的差异性。合规化正确判定饮片性状符合法定标准,是饮片合法上市的重要保证。如有企业在西洋参饮片生产中产生的花片、碎片,企业自检中判定外观、颜色不符合《中国药典》饮片性状项要求,如何处理性状不符合要求成为一个棘手问题。对以中药饮片销售的企业,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一方面向不同省市药检院多方咨询,明确性状项合格与否的判定依据,避免企业自行判断造成标准误判;另一方面建议相关企业申请变更重庆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增加相应规格标准。对以非药品销售的企业,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指导他们制定相关制度文件,将药品和非药品在包装、标识、储存、放行标准和销售等方面进行区分,以免混淆。同时,在药品生产检验的基础上,进行非药品相关项目的检验,做到质量可控,结果有数据支撑,记录可追溯。通过指导企业开展对西洋参饮片进行符合法定标准和市场传统需求的碎片、花片的分类工作,帮助企业避免了直接弃用碎片、花片造成物料的浪费,减少生产成本增加,确保企业持续合规生产和发展。
帮扶指导中成药持有人药品说明书修订工作。药品说明书是载明药品重要信息的法定文件,是安全合理用药的重要保证。近期出台的《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要求中成药持有人要加强药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及时修订中药说明书的禁忌、不良反应、注意事项等内容。修订中成药说明书是辖区内各中成药持有人面临的紧迫问题,急需专业指导。鉴于此,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联合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开展了中成药说明书修订专项帮扶指导行动,邀请市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物警戒与药品注册专家王彦副主任对辖区内中药持有人太极集团桐君阁药厂、昆药集团武陵山制药等企业进行了帮扶指导。王彦副主任就企业急需的药品在注册过程中说明书修订的策略、思路进行了详细的指导,并按既有安全性数据和缺乏充分的安全性数据等不同情况说明书的修订向企业提出了工作思路,有效地回应了中药持有人急难愁盼的问题。
帮扶指导中药饮片新开办生产企业健康发展。受新冠疫情影响,辖区内2020年新成立的一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一定程度上存在因企业主要负责人对生产质量管理了解不深入、对中药市场需求发展方向不明确,企业面临生产利润薄弱难以维持生存发展的巨大挑战。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重点针对中药饮片行业竞争激烈、生产质量管理经验不足两个关键问题,为企业问诊把脉,建议企业先调查当地中药饮片市场需求,找准差异化生产小品种饮片的发展途径,并悉心指导初创企业在发展之初如何从生产设备设施、质量控制与保证、人员培训等方面落实好企业主体责任,确保企业发展与药品质量保证双管齐下。通过帮扶,该企业从2022年下半年起,仅用半年时间就实现收支平衡,中药饮片产值从300万元增长至近3000万元,2023年预计产值将达到6000-7000万元,实现盈利,为助推当地中药饮片、中药材产业链发展尽力。
帮扶解决中药饮片生产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2022年印发的《“十四五”中医药人才发展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符合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完善,培养、评价体系更加合理”。为解决企业用工难、招工难问题,重庆市药品监督管理局检查三局通过发挥政府—学校—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携手重庆化工职业学院于2023年5月25日联合举办“生物医药类”专场招聘会,涵盖药品生产、医疗器械生产、化妆品生产以及药品经营等环节,集聚莱美药业、昆药武陵山、万和医药、和平医药等26家生物医药企业,共提供230余个专业性高、发展前景好的优质就业岗位,吸引1200余名毕业生现场求职,投递简历1700余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300余人次。此次招聘活动不仅给企业提供了专业对口人才,节约了企业招聘成本,还提供了与高校进行产学研深度合作的契机,助力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