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共享中药房,药师正在调剂中药。
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中医科医生在为患者把脉。 以上图片均为本报记者杨彦帆摄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围绕以较低费用取得较大健康收益目标,规划建设一批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鼓励在服务模式、产业发展、质量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综合司有关负责人在日前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开局良好、势头强劲,正从顶层设计加快向全面铺开、重点突破、示范带动阶段转变,取得明显成效。
2021年12月,山东、上海等7个省(市)首批获准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一年多来,山东在支撑保障中医药高质量发展,完善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方面有哪些创新举措?近日,记者赴山东济南、青岛、临沂等地进行了采访调研。
创新服务:打通中医药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走进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一块电子屏幕正实时显示中药处方总数量、最新处方动态。这是临沭县中医药医共体共享中药房的数据管理平台对外窗口,平台信息化系统稳定运行,处方来源、处方号及复核人员等信息一目了然。
“过去我们在乡镇看病,一般要抓药回家自己煎药。”临沂市沂河新区梁家洼村村民梁善雨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平常用中药调理,他告诉记者,“医共体成立后,无论在乡镇还是县医院看病,大夫开了处方后我就可以回家,第二天有专业人员把药送上门。”
为解决基层中医药发展不均衡、中医药进货渠道不够完善等问题,临沭县搭建覆盖县域的共享中药房,实施统一中药饮片采购、中医药人员调配、中医医疗质量管理、中医诊疗规范等一体化服务管理。乡镇卫生院网上开方,由医共体提供中药饮片处方调剂、审核、代煎等延伸服务,24小时内即可完成配送,急煎处方2小时内送达。
共享中药房不仅方便患者,还为群众减轻了负担。临沭县中医院院长李承功介绍,统一采购中药饮片后,药价平均下降7%。医共体共享中药房还免除了中药调配、煎煮、配送等5项费用,患者每次可节省10元左右。自运行以来至今年8月,共享中药房已调配中药147.9万服,累计为群众减免费用900多万元。
目前,山东省多项中药药事服务创新模式落地,通过优化服务流程,不断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全省建设智慧共享中药房48个,创建中医药特色医养结合示范基地12家,还建立山东省名中医健康服务云平台,帮助群众足不出户找到名中医……
针对中医医院发展不平衡、服务能力不均衡的问题,山东省创新开展齐鲁中医药优势专科集群建设,已建成15个专业28个集群657个成员专科。在专科集群的基础上,推广适宜技术的临床应用,开展技术培训和人才培养,有力带动了省内诊疗水平和救治能力提升。
山东省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省中医药管理局局长马立新说,山东省134家二级以上公立中医医院全部实施“中医经典、治未病、外治、康复和护理”五个全科化,制定66项中医药适宜技术和19项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在全省推广普及。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中医馆建设实现全覆盖,中医类医师数平均分别达到4.52人、3.42人,确保基层“有馆、有人、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