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一个疗程700元的药将涨至千元?中药材价格翻倍涨,药企也“为难”了……

   2023-10-07 ​中国商报 268
核心提示: 最近,酸枣仁、猫爪草、甘草、白术等中药材价格上涨引发关注,其中酸枣仁的价格已涨至每公斤千元。中医医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

 

 

 最近,酸枣仁、猫爪草、甘草、白术等中药材价格上涨引发关注,其中酸枣仁的价格已涨至每公斤千元。中医医馆相关负责人对记者表示,考虑到很多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有限,医馆已调整了价格涨幅过快的原材料处方用量。也有中药企业因酸枣仁原料成本涨幅过高而暂停了相关药品的生产。


  1


  一个疗程700元的药涨至千元


  “中秋、国庆后,这副方子可能会涨价,可以考虑多开半个月、一个月的量。”山东济宁一家中医馆的负责人张平向需要长期服药的患者建议,“最近中药材的价格可不稳定。”


  不出张平所料,进入10月,部分中药材的价格翻倍增长,酸枣仁的价格上涨尤其明显。中药材天地网的数据显示,10月1日至5日,酸枣仁的全国平均价格保持在980至1000元/公斤左右。附子、蔓荆子、鱼腥草等的价格均有30%—40%的涨幅。


  “按照节后的价格,原本一个疗程700元左右的药可能要涨到千元。”张平说,“今年4月,部分药材的价格已经涨过一轮了。以酸枣仁为例,年初,30克的酸枣仁不到20元,现在已经快40元了。考虑到患者的经济状况,我也只能给他替换成本低一些的药。”


  今年“双节”假期,酸枣仁主产地河北邢台的订单不断,当地种植户刘斌一天能接超过10个要货电话。“有的经销商还会打听别人的要价,宁愿比别人多出一些钱也要订到货。”刘斌说。


  不只是少数几味中药上涨,中国中药药材基地甘肃陇南统计部门的调查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陇南党参150元/公斤,同比增长1.2倍;大黄32元/公斤,同比增长33.3%;当归280元/公斤,同比增长4.6倍;黄芪22元/公斤,同比增长29.4%;红芪26元/公斤,同比增长18.2%;桔梗43元/公斤,同比增长26.5%;半夏120元/公斤,同比增长60%;天麻120元/公斤,同比增长41.2%;柴胡120元/公斤,同比增长64.4%;苦参20元/公斤,同比增长42.9%。


  2


  中药的价格为何涨了


  多位业内人士坦言,今年是中药材涨价的“大年”。中国中药协会数据显示,今年6月,在亳州、安国、成都、玉林几大中药材的交易市场里,超过200个常规药材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药材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记者致电咨询甘肃陇南中药材产地的工作人员,其表示,多数中药材的种植规模化程度不高,种植面积、产量均有限,加上天气、温度等不可控因素较多,今年收获的中药材本就比往年少。另外,有些农户、经销商看到价格涨幅较快后,选择不卖手里的货。流通到市场上的药材少了,价格自然就贵了。


  中药材经销商对记者表示:“现在市场上也有一些中药材供应商囤积药材,想等到价格再上涨一些后出手。中药材销售和农产品相似,手里有库存的供应商大多想谋求利益最大化,炒作价格的现象也有发生。”


  西南证券中药行业分析师阮雯认为,今年,中药产品销量的增长带来上游需求量的增加。同时,受今年天气异常、自然灾害等影响,部分中药材产量出现阶段性下降。中药材价格的上涨更多的是受产量满足不了需求的短期因素影响。


  3


  药企调整生产计划


  “中药产品一般是按时间签订单。以涨价较快的当归为例,按照目前当归的价格,每卖出一盒产品,企业要亏5元左右。”广东康旺药业有限公司采购业务负责人向记者坦言,“部分产品进入集采,价格是不能变的,也不能断供,这部分产品不能停止供应。但其他未进入集采的产品,原材料价格过高,产品价格相应上涨,下游的药店也无法承受,故只能暂时停止生产这部分产品。”


  有媒体报道称,部分药企已将枣仁安神颗粒/胶囊产品停产撤网。对此,记者走访了山东、北京的部分药店,并查询了电商平台,发现部分药店缺货,电商平台也显示“待补货”。“没有出现抢购,药店也有一些枣仁安神颗粒的库存,目前还没涨价。供应商也提醒了,后面再进货,产品价格会有调整。”北京某药店工作人员说。


  以岭药业(002603)在投资者关系平台表示,公司对于部分用量大的中药原材料如水蛭、土元、连翘、酸枣仁,均已建立了种养殖基地,在药材道地产区通过自建、合作共建的方式,在全国建立了50种药材基地,既可以从源头上保障中药材的质量,也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部分中药材的价格压力。


  中国中药协会对此提示,本轮药材价格出现较长时间的异常上涨,势必会给中药行业健康稳定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协会建议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品牌、优质企业应率先行动起来,打造中药全产业链质量管控体系,建立中药材质量追溯体系,深入产地建立药材基地,促进产销直接对接,尽量减少中间的炒作环节。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威海市立医院获得威海市首届“中医药+”新产品创意大赛一等奖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