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11月被正式确立为广东省建设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试点城市以来,佛山凭借着“四剂良方”解题,扎实推进中医药强市建设,中医药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中医药人才聚集高地效应显现,中医药产业现代化蓝图徐徐展开,不断擦亮中医药“四名”金字招牌,中医药服务体系日趋完善,为建设健康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岭南成药之乡”的力量。
打造中医药人才聚集高地
当前,中医药发展迎来了大好时机。近年来,佛山加快建设中医药强市,制定印发《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实施方案》,并出台了10余份配套文件,持续健全中医药服务体系,不断提升全市中医医疗服务质量。
为满足市民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更好地优化中医药人才结构,佛山实施多渠道多形式中医药人才培养战略,培训中医类别高层次全科医生队伍。但中医人才培养并非一蹴而就,历来强调“厚基础、重传承”,中医临床功夫、中药炮制工艺,主要靠师带徒一代一代口传心授。
佛山不断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年轻“后浪”的培养。
去年9月,佛山实施《佛山市中医药高端人才培养计划》,组织遴选出117名中医药高端人才。其中,高水平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17名、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对象20名、中医药骨干人才培养对象30名、杰出青年中医药人才培养对象50名。
佛山拥有3个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基地数在省内与深圳市并列第一。全市每万人口中医类全科医生数达0.91人,提前达到省提出的2025年规划目标,为新时期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与此同时,佛山不断创新中医药人才发展体制机制,加大对年轻“后浪”的培养。目前,钟广玲、庞国明等12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坚持带徒施教;徐志强、老锦雄、田华琴、魏爱生、魏成功等24个佛山市名中医传承工作室成立,为青年中医师与当代岭南名老中医之间搭建桥梁,不断培育壮大中医药人才队伍。
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培养、吸引青年高层次人才的“孵化器”。去年11月,佛山市中医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揭牌,为佛山打造医学人才高地注入新动力。
市中医院党委书记张斌表示,医院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吸引和使用工作中搭建起坚实的平台,有利于提升医院科研教学水平,推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转化。
此外,佛山持续贯彻政策培养一批批具有高尚职业道德和良好专业素质的中医类别全科医师。通过开设中医经典培训班、中医优才研修班、中医临床骨干培训班等,加强中医临床骨干培训工作。
目前,佛山全市中医类执业(助理)医师4125人,占医师总量的16.71%,与2021年相比,中医类医师增加43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