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延链长链补链!陇南市全力助推中医药产业链建设

   2023-09-05 ​澎湃新闻·澎湃号·政务 305
核心提示:近年来,陇南市立足道地中药材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聚焦延链长链补链,实行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管理、园区





近年来,陇南市立足道地中药材资源禀赋,大力实施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行动,聚焦延链长链补链,实行标准化种植、品牌化管理、园区化建设、链条化发展,助推陇南市由中药材资源大市转变为产业强市。截至目前,全市中药材及中药饮片加工企业共30多家,精深加工企业14家,取得批准文号的中成药品种78种。注册登记成立的中药材专业合作社2800多户,组建专业协会12个。

陇南作为甘肃重要的中药材种源资源库,种植中药材历史悠久,境内分布着2410种中药材种质资源,天麻、黄连、半夏、柴胡、杜仲、贝母、山茱萸、刺五加等均为大宗生产。

为了延伸中药材产业附加值,陇南市在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各个环节共同发力,将资源优势变成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变成经济优势,推动中药材产业发展壮大。通过招商引资,引进甘肃琦昆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国药集团控股的西和半夏科技有限公司、礼县大黄科技有限公司,建设中药材仓储、物流、精深加工等产业链。

目前,陇南市已注册中药材商标16个。礼县大黄获地理标志商标,文县纹党、西和半夏、礼县大黄、徽县银杏4个产品获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武都红芪、武都纹党参、宕昌党参、哈达铺当归、宕昌大黄、宕昌黄芪、西和半夏7个产品获地理标志农产品。(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煜宇)

原标题:《延链长链补链!陇南市全力助推中医药产业链建设》

阅读原文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突出道地特色 玉龙县中药材综合产值突破27.3亿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