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中药材价格一路“狂飙” 行情何时回落?

   2023-08-25 南方Plus 69
核心提示:距离中国中药协会发出倡议书已经一个半月,一路“狂飙”的中药材价格终于稍有勒马的迹象。8月23日,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价格指数

 

距离中国中药协会发出倡议书已经一个半月,一路“狂飙”的中药材价格终于稍有勒马的迹象。8月23日,中药材天地网综合200价格指数显示为3512,比今年8月8日最高点的3604回落92个点。但大部分中药材仍在高位运行,持续涨价也开始传导到消费终端,“看中医越来越贵”的声音不绝于耳。业内专家指出,中药材疯涨方式不可持续,不仅令下游中药厂成本承压,还可能让上游种植户受害。中药是中医的基础,长期来看,中药材保持稳定高质的生产流通,是中医药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走访


药店毛利下降,市民抱怨价高


  “我们常用的200多种中药材至少涨了60%,几乎无一幸免。”中药材涨价持续数月,零售药店感受颇深。南方日报记者走访广州大参林、同仁堂、宝芝林、海王星辰等多家药店,工作人员对于中药饮片涨价毫不讳言。“疫情之后中药的销量比疫情前增长了十多倍。”一家药店的工作人员表示,有的熟客长期在药店拿药,这轮涨价后,原本一副中药六七十元,现在就超过100元了。药价涨了,市民不乐意,药店的利润也在压缩,“我们的毛利率其实还比之前降了。”


  药店的尴尬处境从中药饮片公司处也得到证实。广东某中药饮片经销商表示,他们的下游客户部分是药店,现在一般都不会签订长期供货合作协议,报价会随着市场价格波动。有些品种价格太高,药店不敢多要货,严重亏损的品种他们也会停止进货。


  在医院端,因招标采购模式,中药饮片的价格和品种通常在合约期内相对固定,但持续的价格上涨也同样带来影响。


  “跟西药相比,吃中药越来越贵了。”随着集采的推进,用量大的西药品种如降糖药、降压药越来越便宜,相反,备受追捧的补益类中药价格一路走高。某三甲医院临床中药师告诉南方日报记者,党参、黄芪、麦冬等品种价格上涨较快,比如麦冬,前几年每公斤40多元,现在已经涨到200多元。“补血补气类中药饮片通常适用于亚健康人群调养或肿瘤患者扶正,价格上涨后,市民也会有抱怨。”


  民营医疗机构同样承受成本上涨带来的压力。固生堂中医连锁管理集团董事长涂志亮今年8月初指出,中药材涨价增加了几百万元的成本,企业也在通过建仓收储以及参与到种植端等方式,对冲风险。


  上游牵动种植,中游涉及饮片加工炮制,下游包括成药制造和市场流通,中药材涨价波及中医药产业链各个环节。


  而在源头种植端,中药材涨价潮并未带来明显的获益。在广东云浮市从事中药种植和种苗培育的伍达威告诉记者,“价格上涨对种植户来说有利好,但资本囤积了大量市面货源,目前上涨的中药材基本上不是产新的,一年一产的品种估值上涨了,还要看后市价格走向。”以广藿香为例,春天种植,冬季收获,目前价格未受影响,药通网数据显示,全棵12元左右,还不及去年底的18元。而对于生长周期三五年的品种来说,这波价格上涨更是“连汤也喝不上”。


分析


多重因素叠加导致异常涨价


  “中药材疯涨,背后是多重因素叠加的结果,包括游资进入、自然灾害影响以及国内大健康市场需求增加等,我了解到的情况,从国外进口的中药材大部分价格并没有上涨。”中山大学药学院杨得坡教授认为,中药材价格通常在20%-30%浮动,但像近半年来的大面积猛涨现象显然不正常。


  “中药材价格周期呈现3年一个小周期,9年一个大周期,本轮周期已经持续11年,在高位运行三年,不符合周期规律。”中康科技中药大数据中心首席分析师贾海彬用“失控”来形容此轮中药材上涨。


  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指数监控,本轮行情爬升启动时间可追溯至2020年8月,今年6月以来,传统的用药淡季更是迎来一波普涨和猛涨,多味中药材突破历史高位。中国中药协会今年6月发布的一份调研报告显示,通过药通网对亳州、安国、玉林等几大交易市场常用大宗药材价格进行调查,有超过2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50%,100个常规品种年涨幅超过100%,25个常用大宗药材年涨幅超过200%。


  江苏、广东以及亳州等地中药协会组织均指出,出于对中药价格上涨的预期,部分游资或经销商联手,恶意囤积药材,低进高出,使得中药价格出现异常的暴涨。7月8日,中国中药协会发布倡议书,呼吁“坚决反对、也绝不以任何形式参与到哄抬和操纵药材价格、投机炒作等扰乱药材市场秩序的不正当乃至违法行为中去。”


  跑合网数据显示,今年成交价格涨幅最夸张的是海浮石花,价格上涨8倍多,其次马鞭草和水牛角都上涨了4倍。涨幅排名前十的中药材中,涨幅最少的党参也从60元涨到了165元,涨幅175%。


  跑合网副总经理曹国钧分析指出,涨价品种中,例如沙苑子是小品种,正常年产量仅600-800吨,产地单一,资金炒作容易。白术此前价格一直偏低,农户种植减少,加上受灾减产,今年2月开始价格快速上涨。甘草这种每年6万-8万吨的大品种,价格也涨了2倍多。“甘草生长周期长,我国甘草提取受疫情影响从中亚五国转向国产货,加上疫情期间甘草用量加大,从而推动甘草价格不断上涨。”


  而当归涨价原因更为特殊,曹国钧介绍,“当归2020年版药典标准执行以后,按药典标准当时很多货农残超标,积压了库存导致价格下跌,第二年几乎没人种植,产业链条受到打击。今年当归产量只有往年50-60%。”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产业观察|中药上市企业半年报业绩亮眼 中药材涨价埋下隐忧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