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药板块迎来“新生”周期。近期,A股中药企业相继披露上半年业绩预告。目前,已有近30中药企业发布半年业绩预告,约7成公司业绩预增,表现亮眼。
回顾过去一年,无论是市场行情还是资金的角度,中药板块关注度显著提升。统计数据显示,2022Q2-2023Q2,基金中药持仓占比逐季提升趋势明显,全部基金持有中药仓位从0.37%持续上升至0.78%,其中医疗基金医药持股中中药占比从9.2%上升至20.6%。
政策助推行业升级
随着顶层设计的落地,中药行业不断释放增长潜力。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中医药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中医药相关支持政策出台速度逐渐加快。2022年3月底,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十四五中医药发展规划,明确“十四五”时期中医药发展目标任务和重点措施。
今年以来,我国在中医药行业又陆续出台了多项政策文件。2月10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进一步对中药研制的相关要求进行细化,促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2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着力改善中医药发展条件,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推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值得关注的是,中药行业不仅仅处于政策的红利发展期,与其他医药细分领域相比,中成药行业受到集采影响也相对温和,一些具备独家产品的中药企业在医保集采中更是具有极大竞争优势。
以中成药为例,可分为处方药和OTC。其中,处方药销售渠道基本仅限医院端,由医保局定价,受集采影响限制较多;OTC销售渠道多为零售药店,目标群体包括患者及保健人群,有利于增加产品销量,且不受集采影响,企业拥有适度定价权,战略发展定位相对自由。
更难得的是,中药板块还赶上了“中特估”行情。
海通证券研究报告认为,国内医药行业的中药板块具有明显中国特色,在国际上也无法找到对标市场。这意味着资本市场在引入“中特估值”体系后,中药行业估值有望走向更加合理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