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既没有疫情,又是淡季行情,哪那么多市场需求?”在华东从事中药饮片生产和经营长达20余年的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最近这波中药材涨价行情来得非比寻常。
六七月份以来,中药材市场行情持续出现异常波动。
据中药协会中药材信息中心官方网站显示,截至7月17日,中药材综合200指数为3537.02点,为历史高点,较去年同期增幅34.55%。康美中国中药材价格指数显示,日常监测的1104个中药材品规中,与上个月(6月)同期价格相比,有143个价格上涨,占比12.95%;有75个价格下跌,占比6.79%;有886个价格与上月基本持平,占比80.26%。
在安徽亳州中药材市场经营当归的商户张老板也对现时的药材行情也感到奇怪,“过完年就开始涨,刚开始我们还没觉得行情会被炒得这么高,5月份的时候也才八九十块,可是到了六七月份,价格直线上升,现在涨到200多块了。”
“今年行情波动较往年不同,基本处于连续上涨状态,与疫情前的行情正常波动对比,目前中药材行情变化已打破多年的规律,政策、种植面积、产新量、需求量及天气异常等客观因素不再成为主要参考依据,人气关注度成为中药材价格上涨主要因素。”一位头部中药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称。
涨价与成交不成正比
“最近上涨的一些中药品种,如当归等,基本都是属于中药大品种,年产量高,用途广泛,并且去年也遭遇了减产。”蔡先生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甘肃岷县是当归的主要产区,据称全国70%当归都产自该县。据一位驻扎当地的药材商李老板介绍,去年以来,岷县当地当归的种植量和产量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萎缩,“今年以来,本地有些产区,当归苗虽然种上了,但是涨势并不是很好,只长茎叶,抽薹率较高,并且病虫害较多,产地面积也减少了。”这些因素都影响了当归的产量,所以年初涨价是正常的。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