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材价格暴涨,我们不一定开心。”在证券时报记者走访市场的过程中,药材商、药农等业内人士都希望市场能健康有序发展,而非价格暴涨暴跌。对药材经销商来说,短期推高的价格会缩减市场成交量,最终影响总收益。对药农来说,药材价格暴涨会助推地租、种苗价格涨价,从而抬升种植成本,最终可能反而亏本。
总体而言,虽然中药材属于周期性农副产品,价格会随市场供需格局变化而涨跌,但可预期的波动才是健康的市场。而从历史行情来看,中药材异常波动的背后与市场供需失衡有关,包括此轮反季暴涨行情。因此,平稳保供才能助推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中药材市场不同于其他农产品,价格涨跌幅度通常较大。这是因为,肉蛋奶等民生产品有多种稳价干预措施如价格监测、定期放储、期货套保等,而目前中药材市场仍缺乏有效的平抑价格波动的手段。
中药材由于品种多样、道地药材品种良莠不齐等特点,监管很难在终端价格上伸出有效的“有形的手”。在此背景下,中药材稳价更需政策扶持种植端,由种植户自己根据市场供需行情调节种植面积和轮种品种,从而达到平抑终端市场价格波动的效果。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