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3 年7 月5 日举行“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焦红和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副局长徐景和、赵军宁、黄果介绍“强化药品监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有关情况。
我们认为,药监局明确给出工作重心及政策导向,对医药行业(投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
持续深化改革 释放创新红利。近年来,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药品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制度改革,鼓励创新相关的政策红利也正在不断地释放。通过优先审评程序,每年有100 个以上药品获批上市。通过资源的优化,药监局正逐步把审评资源倾斜到临床急需的有明确临床价值的新药,还有儿童用药、罕见病用药等这些相关产品。
促进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党中央、国务院对医疗器械产业创新发展高度重视,强调加快补齐我国高端医疗装备短板,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技术装备瓶颈,实现高端医疗装备自主可控。
强化顶层设计,推进部门协同。与工信部、国家卫健委等部门联合印发了《“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等文件,形成政策合力。牵头建立了人工智能医疗器械、医用生物材料两个技术创新合作平台。
加强监管科学研究,不断创新审查举措。围绕技术和监管前沿持续研发医疗器械监管新工具、新标准、新方法。建立技术审评向产品研发阶段前移的工作机制,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点带面,助推我国高端医疗器械突破。
鼓励创新医疗器械上市,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国家药监局以创新医疗器械为主攻点,先后印发《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查程序》《医疗器械优先审批程序》,让创新产品和临床急需产品“单独排队,一路快跑”。目前已批准217个国产创新高端医疗器械产品上市,实现了高端医疗器械国产突破,解决了部分产品严重依赖进口的情况。
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国家药监局持续深化中药审评审批制度改革,不断完善中药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监管体系,目前我国中药监管事业和中药产业发展都取得了显著成效:中药新药上市不断加速,中药标准体系日益健全,中药质量安全底线越发牢固。未来药监局将继续深入推进中药传承创新发展。强化中药监管制度研究。构建符合中药特点的、更加有利于中药创新发展的审评审批制度体系。通过对中药创新药采取研审联动、靠前服务等方式,由以前的后端加速转变为全程加速,进一步激发中药创新发展新活力。
投资策略:
长期来看,中成药集采利好中药创新,本周会议再次明确了支持中药创新的政策导向,建议持续关注以岭药业,康缘药业,天士力等具备创新中药先发优势的中药上市公司。
会议强调鼓励创新医疗器械上市,以手术机器人为代表的高端创新器械有望迎来高速发展,建议持续关注手术机器人稀缺标的:天智航,微创机器人。
风险提示:新药研发不及预期,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宏观经济波动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第三方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王丹 )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