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0日,“院外产业互联第一股”药师帮(09885.HK)午后拉涨一度涨近16%,当日报收29.10港元,涨幅15.706%,港股市值184.01亿港元,创上市以来新高,在近期萎靡的港股走势下,备受瞩目。
在国内院外市场,药师帮的上市使它成为了该领域产业互联网的第一。素有“医药界拼多多”之称的药师帮,由于直接撮合了药品供应商和基层医疗终端交易,平台上以极具竞争力的货品价格和附加增值服务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据药师帮披露的信息显示,截至2022年,药师帮已链接起35.4万家下游药店及17.3万家基层医疗机构。

独特的市场切口,使得药师帮获得了高速发展。招股书显示,截至2022年,药师帮的GMV达到人民币378.33亿元,自2020年起的年均复合增长率为38.6%,在中国院外数字化医药流通服务市场份额为21%,排名第一,从业绩增长来看,过去三年,公司分别实现营收人民币60.65亿元、100.94亿元和142.74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4%。
随着基层医疗机构用药目录的放开,慢病用药流向基层医疗机构也将成为趋势;“双通道”政策的出台,为药店纳入统筹医保报销打开了大门;同时,“零差率”“带量采购”等政策的实施,二级及以上医院的自费用药处方也开始流向零售药店……未来,在政策的不断推动下,院外零售药店市场将逐步放量,市场潜力巨大已经是行业共识。
当下,院外医药市场较为分散、但需求却异常旺盛,经常导致药店药品供需不匹配问题,新冠疫情管控放开后的一段时间内,药店普遍面临断货问题。不论是流行病的防控、慢性病的自我管理或者是养生保健,在特殊场景下,零售药店是解决消费者健康需求的第一战线,保持药品供应链的稳定运转至关重要,但传统药品控销体系无法高效服务院外基层客户也是长期存在的问题。
过去十至二十年,药品流通行业经历了从“小散乱”到监管不断完善、技术不断创新、效率不断提高、规模不断扩大的发展过程。药品流通行业正进入智能化、数字化新发展阶段,这就为药师帮这类互联网平台提供了机会。
药师帮成立于2015年,由搜房网的前CTO及副总裁张步镇创办。在起始阶段,药师帮打造B2B模式的线上平台,主要连接上游药厂与下游药店、诊所等基层医疗机构。在成立早期,帮助全国各区域的单体药店、基层医疗机构采购药品就是药师帮最主要的任务。
在医药流通产业链中,作为中间环节,药师帮的价值使下游极度广阔、高度分散的基层终端能够准确、高效地汇集到线上平台,直接接触上游海量的货品种类和极具竞争力的货品价格。同时,以产业互联网为底色,药师帮充分发挥数字化优势。有技术背景的创始人张步镇为药师帮注入了数字化“基因”,自主研发的数字化仓储和物流系统,是药师帮具备优异存货周转能力的重要原因。
药品配送方面,药师帮大幅缩短了配送时间,尤其是跨省配送。2019年起,药师帮开始自建仓库。截至2022年,药师帮已在全国19个核心区域建立了20个数字化战略中心仓,跨省配送实现41小时到城市,51小时到乡镇,快于行业平均水平约20%。
医药电商在过去数年深刻影响了国内药品流通环节,面向C端的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美团等培养了消费者线上购药的习惯。药师帮则另辟蹊径,瞄准了中小药店、诊所等下沉市场。
虽然今年全国药店增速放缓,但整体销售额依然强劲。2022年全年,全国零售药店市场销售额将达到5,421亿元,同比增长10.2%,是近5年来的最高涨幅(中康数据)。而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看,家庭药箱“防患于未然”观念深入人心,及时补充和更新日常药品、医疗器械等成为新趋势。
疫情过后,政策变动、成本上升、渠道回流和客流摊薄,基层零售药房开始回到“盈利性问题”这个最大的痛点。过于趋同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缺乏差异化竞争优势,成了制约零售药房发展的主要原因。
线下药房面临的挑战,对于药师帮产业互联网平台来说则是机遇。因为基层药房寻求“生态合作”的突破是与药师帮密不可分的。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