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平均降价49.36%!全国中成药集采药品拟中选结果出炉
为常态化制度化开展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按照国家医保局的部署,由湖北省医保局牵头,北京、上海、广东等30个省(区、市)组成全国性采购联盟,开展中成药及相关药品集中带量采购。
日前,全国中成药集采药品拟中选结果公布,中选品种平均降价49.36%。中成药集采和其他集采有何不同?如何为患者减负?本次中成药集采为未来提供了哪些经验?
01
涉及临床使用的多数主流产品
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45亿元
日前,全国性中成药联盟集中带量采购在湖北公布拟中选结果,63家企业、68个报价代表品中选,中选率达71.6%,中选品种平均降幅为49.36%。
首都医科大学国家医疗保障研究院院长助理兼价格招采室主任蒋昌松表示,本次拟中选产品剂型规格齐全,涉及当前临床使用的多数主流产品,可有效满足临床用药需求。
“以一款治疗冠心病、心绞痛、心梗等疾病的中成药为例,它原来的价格为每盒45元左右,经过本次集采后,价格降为每盒23.45元,日均费用由7.6元降为3.9元,降价幅度为48.3%。”
此次拟中选的主要有复方血栓通、冠心宁等15个品种。从用药领域看,涉及内科、骨伤科、眼科、肿瘤、心血管系统以及妇科用药6个治疗领域。根据30省(区、市)联盟地区年度采购金额测算,预计每年可节约药品费用超过45亿元,患者药费负担有望进一步减轻。
不少患者提到,集采让中成药的单价和每日花费都有所降低。“生活中多种疾病都会用到中成药,现在进入集采,价格降下来,我们的负担也能减轻不少。”
02
中成药议价难度大
中选产品采用综合评分确定
此次集采是继化学药、生物药、医用耗材的国家集采之后,全国性中成药联盟对中成药开展集中带量采购。有网友觉得“降价49.36%”不“解渴”,与动辄80%降幅的医疗耗材比,是还没有“挤干水分”吗?
蒋昌松表示,不同药品降价幅度存在差异,这是合理现象。“降价49.36%是这次中成药集采的平均值,拟中选产品中降价幅度最高的也超过了90%。药品集采不会只追求低价中选,还会考虑产品质量和产业发展等。中成药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中药材成本、生产成本、市场格局、品牌影响力、独家品种多等因素,这是降幅是比较合理的。”
专家表示,全国性中成药集采落地后,除了降低中选药品的价格,也将带动疗效相近但没有进集采的中成药产品价格下调。
武汉大学全球健康研究中心研究员崔丹表示,“降价只是目标之一,集采工作更重要的目标是引导行业、引导企业转向以保证质量、创新发展这样的发展思路上来,这才是集采的根本目标。”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