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中药饮片集采成果出炉,定价权变了

   2023-05-25 健识局 61
核心提示:5月22日,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布《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拟中选企业名单公示》,公布了全国首次中药饮片集采的结果:对21个

 

5月22日,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发布《中药饮片联合采购拟中选企业名单公示》,公布了全国首次中药饮片集采的结果:对21个中药饮片品种进行集采,共有100家企业中选,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

  此前,中药材涨价的消息就没停过。

  2021年9月,《经济参考报》对全国最大的中药材集散地安徽毫州进行调查:多数经营户都感受到了中药材价格的强势上涨,更有商户表示往年地黄每公斤10多元,这一年涨到了30多元,“这是很少见的”。

  2022年1月,央视财经采访报道,在华南地区最大的中药批发市场,有商户表示超过九成的滋补类药材价格上涨;广州某药业副总经理更是直言,常用的600多种常用药材中,95%价格都在上涨。栀子、车前子、川芎、百合等涨幅大于或等于100%。

  此次集采,无疑是对持续涨价说法的反击,中药材显然还有降价空间!

  一直以来,由于种植条件、产品成熟度、加工等差异的存在,中药饮片标准化的难度不小;同种类中药饮片的价格自然也是千奇百怪。

  行业都没有办法统一的事情,消费者自然也没办法判断合理与否,只有掏钱的份。

  眼下,政府组织集采,并对中药饮片价格进行透明化。中药饮片价格混乱的日子一去不回,“性价比”的比拼将会更加激烈,跟不上节奏的企业将会面临淘汰。

 

  中药材,在集采市场面前放下身段

  一公斤100万,国内中药材出现了“新贵”。

 

  5月24日,据媒体报道,生产安宫牛黄丸所用的主要原料——天然牛黄,已经出现1公斤售价突破100万元的情况,同时,“价格可能会持续上涨。”

  就在5月初,片仔癀刚刚宣布其当家产品片仔癀锭剂上调价格28%。

  对此,市场解读为疫情后遗症。实际上,不管是疫情前还是疫情后,中药材涨价的消息就没停下来过。据《人民日报》报道,20年来,片仔癀涨价18次,涨幅561%。

  而据疫情前商务部印发的《2017年中药材流通市场分析报告》,2017年,超200种中药品种平均涨幅24%。涨幅最大的的品种是具有活血化瘀、清热解毒功效的马鞭草,涨幅波动达225%。

  中药材是所有中药制品的原料,如今价格不断走向“高贵”,中药饮片、颗粒也随之水涨船高。尤其是和中药材难以严格区分的中药饮片。

  但是,中药材的连续涨价真的合理么?这从政府主导的集采结果中就可以一探究竟。

  2021年12月,为了贯彻“三明采购联盟”等精神,山东省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积极响应号召,与三明采购联盟(全国)中药(材)分部合并,成立三明采购联盟(全国)省际中药(材)采购联盟。

  联盟成立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中药饮片的集采。此次集采共有15个省份参与,覆盖6000多家医疗机构,采购需求量达到655.88万公斤,吸引了328家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参与,申报产品数量7647个。

 

  市场份额越大,企业决心就越大。此前涨价不休不止的中药饮片,在集采市场面前终于“放低身段”。

  以地龙为例,2022年6月,《中国经济周刊》发布报道称,近年来,中药材地龙的价格不断上涨,从一公斤70块钱,涨至300多元。这种上涨趋势,直接推动了“地龙仪”等生产商的旺盛。

  而在此次山东牵头的中药饮片集采中,地龙恰好被纳入其中。据联盟披露,在第二轮报价过程中,针对地龙产品,共有69家药企参与;最终进入拟中选名单的有42家。

  集采并没有公布单个品种的降价幅度,但是从“平均降价29.5%,最大降幅56.5%”的官方口径来看,此次地龙的降价幅度有可能在30%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市场上的中药饮片分为通货和选货,集采主要针对通货进行,就像在化药领域,过了一致性评价就可以参与集采一样。而要求较高的企业,通常会特殊定制,例如指定要天然牛黄。当然,如果以选货的标准看,价格也就没上限了。

  相比来说,通货更能反映行业的整体价值。能够降价,就说明价格还有泡沫。中药饮片与中药材界限不算清晰,均处于中成药的上游,此次的集采成果无疑会对后续的全国中成药集采产生影响。

 

  定价权要变!

  打掉产品的虚价,只是此次中药材集采联盟的目标之一;联盟更加想要做的,是推动中药材整个产业链的透明化。

  不够透明,正是近年中药材价格持续上涨的主要原因。

  与化药不同,中药材实际是一种农产品,产品质量受日照、土地、气候、品种、种植方式等多方面影响,因而中药材的道地性明显。例如宁夏的枸杞、山东的阿胶、东北的人参等较为知名。

  国内地区幅员辽阔,其他地区也不会杜绝枸杞、阿胶、人参的培育,叠加上尽管同一地区同一品种,不同批次的农作物品质也会不同,中药材的标准化异常困难。

  在此背景下,中药材的价格参差不齐。人力成本、恶劣天气、供需不平衡等,都成了供应商不断涨价的理由。

  对此,此次的中药材联盟推出了一个独立的平台:山东互联网中药(材)交易中心。除了公布联盟集采的相关信息外,该交易中心还对外公示了全国中药材价格的实时变动。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东北证券:中药饮片联采降幅和缓 下游医馆影响有限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