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中医药大学是全国最早成立的四所中医药院校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部省局共建高校。1956年首创中药学学科,培养了新中国第一批中药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是我国第一个中药学国家级重点学科,也是唯一连续三次荣获中药学国家重点学科单位,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再次入选国家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学科。
5月9日,在成都中医药大学的峨眉山野外实践基地,2022级药学院的345名学生上山辨识和采集中药材的标本,这是学习《药用植物学》课程的必修环节。
作为中药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药用植物学》除了在校园内学习理论、进行实验,还要开展为期半个月的高山野外实习,这一传统已经坚持了60余年。“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要进行高山野外药用植物辨识与采集、药用植物特征讲授、植物标本制作等,不仅学会课堂外的实际经验和技能,提高野外生存能力,还培养团结协作精神和吃苦耐劳品质。”药学院/现代中药产业学院副院长、西南特色中药资源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裴瑾告诉记者。
成都中医药大学“中药学”学科立足中药学学科发展特色和西南特色中药资源优势,独创“系统中药学”学科思想,形成“医药结合,系统中药,明理致用,实践创新”的学科发展理念,践行“产—教—学—研”融合,探索实践符合中医药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积极推动中医药人才培养和国际化发展。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