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盖4600余种中药材,容纳3000余家商户……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是四川最大的中药材市场,在西南区域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
近期,《经济参考报》记者走访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了解到,与从前到处“跑商”的销售模式不同,新成长起来的“药二代”们更愿意在多元化发展、线上线下渠道拓展等方面开辟革新之路。同时,社会对高品质中药材的需求,也在倒逼中药材市场从“卖药”到“卖好药”的过程中加快“绿色”转型。
绿色升级 从“卖药”到“卖好药”
一间间药材商铺整齐排开,各类中药材满满当当堆放在柜台上,走进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浓的药香味。

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内,各类中药材摆放得满满当当。记者 董小红 摄
橘红、陈皮、阿胶……作为四川最大的中药材市场,这里不仅有各种常见中药材品种,还有四川本地的道地药材,如川芎、川贝母等。每周工作日的早上9点到下午4点,市场人来人往,交易非常活跃。在市场里转悠,经常会看到推着小推车的买家来买货,市场外的停车场内也停放着不少大货车,都是等着转运药材的。
记者在市场内采访发现,随着经济日益复苏,中药材的销售热度持续攀升。“每天进出市场的人流量在1.6万人左右,有不少是外地的买家来进货。”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质管部经理黄晓刚说。
记者调研发现,当前随着社会对高品质中药材的追求,传统卖“粗药”的形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中药材“绿色”转型势在必行。
“我们来这儿买中药材,不仅看重价格实惠,最重要的是这个市场有质量保障,不会买到假货,我们还要挑好货。”在市场内推着小推车的一位买家告诉记者,他来自重庆一家企业,此次是先来选一些药材样本回去,下次就来大规模采购。
黄晓刚告诉记者,以前,中药材市场内的一些商家是以量取胜,价格低,靠大量批发来获取利润。但是近年来,随着社会需求的普遍改变,市场内的商户们也在寻求“绿色”转型,不少药材商家都把“绿色化种植”等贴在商铺内,作为重要的宣传口号。
记者还了解到,为了倒逼药材商户改革,保障药材质量,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也积极健全监管抽查机制,实施不定期质量抽查,一旦发现问题中药材将严肃处理;同时,成都市还专门派出食品药品监管小组入驻该市场,方便实施动态监管。
多元化革新 年轻“药二代”不再“守株待兔”
记者在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专业市场内走访发现,不少药材商铺柜台前坐着的都是年轻人,他们大多一边等待买家,一边泡茶,身上多了一份沉稳气质。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