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荐语:近年,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与杭州唐古信息科技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了《医共体共享中药房信息管理技术服务规范》《共享中药房信息系统建设指南》两项团体标准,为推动共享中药房标准建设提供参考。近期,研究中心联合唐古信息在《中国药房》期刊发表论文,探讨基层医疗视角下共享中药房的发展。
共享中药房是一种大范围向服务区域内的患者提供一致的中药饮片调剂、煎煮、配送以及用药指导等一体化、个性化中医药服务的“互联网+”中药房,其可以向基层提供一站化、集约化、统一规范的药事服务,改善基层医疗环境,提升基层药学从业人员的中药处方调剂和临方炮制能力,节约医药成本,促进基层高治疗医疗机构的建设。
为使共享中药房在基层医疗中更高效、规范地发展,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调剂标准化研究中心翟华强教授团队以“共享中药房”为检索词在中国知网、各级人民政府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网、人民网、中国新闻网、新华网等平台检索2022年05月20日前的报道、文献与政策,梳理出“共享中药房”与“智慧中药房”2种“互联网+”中药房的发展模式与历程,总结了共享中药房的定义以及未来建设方向,为后续研究提供了参考。
01 “互联网+”中药房的发展
本篇文章依据经营者是否为医院将现阶段的“互联网+”中药房分为“智慧中药房”与“共享中药房”两类。智慧中药房是指企业与医疗机构签订药品采购与代煎服务协议,医疗机构医师的处方经审核后外流至企业代煎部门,由代煎部门完成调配、煎煮、特色剂型制作、配送等工作,实现中药代煎的自动化和机械化发展。
共享中药房是指保留医联体或医共体中的龙头医院中药房,依托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技术等建设线上处方流转平台,负责统一服务区域内的处方目录与药事服务规范,由共享中药房的药师开展审方、调配、临床炮制、饮片煎煮、特殊剂型制作、配送、用药指导等工作。随着对共享中药房的探索以及相关政策的出台,部分地区将共享中药房的信息系统与医保信息系统相结合,“三医联动”初见雏形。虽然智慧中药房与共享中药房的运营模式有着共通之处,但其在面向对象、运营者、投资建设、服务提供、自动化程度、监管/追溯体系、信息化程度、利益划分等方面又截然不同,具体情况见下表。
![]()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