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代表委员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 建议完善道地药材制度强化中药质量

   2023-03-08 ​21世纪经济报道 83
核心提示: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2023“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


 

 3月3日,全国人大代表、中国工程院院士、天津中医药大学名誉校长张伯礼在2023“声音·责任”医药卫生界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座谈会上提出,三年的抗疫经验十分宝贵,“我国能够走出疫情大流行取得决定性胜利是因为在具体阶段采用了中西结合、中西药并用的方针,特别是在2022年12月以来奥密克戎海啸般的爆发,一个月内从北到南、从东到西近10亿人感染,我国还是靠这一方针挺过来的。中医药疫情防治的重要作用始终在不同阶段体现,而中医制药的现代化水平还在‘爬坡’中。”


  目前我国中医制药实现了电子化、机械化发展,下一步将加快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先进的传感器技术来使中药制药实现数字化智慧制药、数字制药,提升中药制药水平的迭代升级,张伯礼院士认为:“中药制造是我国先进制造业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已经在这一领域进行了十年的努力,建成了十几条数字化生产线,希望能够在全国推广应用,让几万条生产线都实现数字制药的水平,整体上提升中药制药的现代化水平。”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近些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密集出台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的服务能力大幅度提升,中医药防病治病的优势得到彰显。但是代表委员们发现中医药的药品质量、产能仍需加强扩大,要从源头抓好中药材质量的提升,强化中药质量一致性与稳定性的控制。


  完善道地药材制度


  在新冠疫情来临之时,中医药迎难而上并取得较好成绩。经此一“疫”,中医药受到了广大民众的关注和认可。


  全国人大代表、扬子江药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徐浩宇认为,中医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彰显了中华民族原创科学和传统文化的价值和优势,让人们深切感受到民族文化的自信,进一步增强了中医药振兴发展的信心,一定要把中医药保护好、挖掘好、发展好、传承好。


  张伯礼院士在座谈会上提出,除了认可中医药的疗效,仍然要关注中药的发展过程。中药材的质量、药品的品质一直受到关注,“要完善道地药材制度,由道地产区的政府实行专卖制度,由当地来制定分级分类、优质优价的标准,鼓励药农种好药,鼓励企业用好药,从根本上提高药品的质量。”


  据了解,道地药材又称为地道药材,是优质中药材的代名词,指在一特定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的区域内所产的药材,并且生产较为集中,具有一定的栽培技术和采收加工方法,质优效佳,为中医临床所公认。


  2月12日,国家药监局发布《中药注册管理专门规定》,对坚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坚持中医药理论指导、采用科学合理的审评证据体系、强化中药研制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等提出明确要求。


  全国政协委员、一心堂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阮鸿献表示,中药疗效是否显著,关系到中医优势的发挥和技术的发展。而中药疗效与药材的种植源头、生产加工等都密切相关。“都说道地药材,何为道地?适宜的气候、土壤,才能生长出符合要求的中药成分和含量,因此,需要出台关于道地药材的规范和分类标准。而通过大棚种植或者异地种植,对药材的有效成分或疗效会带来哪些影响,也需要准确的数据参考。”


  阮鸿献希望国家和行业层面能出台相应政策,在中药的“第一生产车间”即田间地头的种植、加工环节,加强管理、提升技术、保证品质。“同时,由于各地实际情况不同,相关政策出台后在执行过程中不够统一。这时既要保留传统精华,又要灵活应用。比如有国家在管理上采取‘严进宽出’,确保了药材的高品质,这种机制值得借鉴。”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代表委员聚焦中医药传承创新,建议完善道地药材制度强化中药质量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