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大部分核酸点被撤,公交地铁不再查验核酸,全面放开堂食,各小区、城中村的封闭路口全面开放。
多个大城市放松了防疫政策。这意味着,防疫政策的风向已彻底变了。接下来,会有更多城市跟进,更精准的防疫政策将得到落实。
那么问题来了,“放开”之后的医药行业,我们将看到什么?
第一个是抗疫工具包必不可少。感冒药作为家庭备用药,短期内销量剧增。但是当家庭小药箱都储好后,这种情况会逐步消退。
对于防疫风向的转变,民众的第一反应是核酸退场,药品进场,多地出现了囤药的情况。
毕竟“放开”,意味着感染几率上升,风险加大。为了以备不时之需,多地民众开始囤连花清瘟、布洛芬等常见感冒药。
据广东省药监局文章,近日省内批发企业分销到全省5.5万家零售药店的感冒类药品达到每天360万单位盒,超过近日爆发式最高需求量。
这种短期的爆发式增长势头不可持续,目前增长的180%销量主要以购买备用为主,不是真正需求量。药品都有有效期,市民朋友们应科学合理按需购药。
说白了,就是药品供应很充足,盲目“囤药”没必要
第二个抗原检测试剂将成为筛查新冠感染的重要手段。短期内,一些地方抗原检测试剂会出现短缺的情况,增加产能之后将得到缓解。
在多个核酸点关闭,不再要求全员核酸之后,一些地方明确对不同人群采取不同的核酸检测策略,并鼓励家庭自备抗原试剂盒。
这时候,抗原试剂需求上升,多家药店的抗原检测试剂断货。多方协调后,新冠抗原试剂盒生产企业会合理增加常能。
第三个是对于毫无经验的小城市、偏远山区来说,疫情战斗或许才刚刚开始。与医药相关的防疫政策或许会进入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