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021-80166303

2022 | 医药行业将走出至暗时刻

   2023-01-03 ​赛柏蓝 6241
核心提示:阵痛之后,医药产业或迈出“至暗时刻”,开始触底回暖这几年,受国家医药供给侧改革、医药政策调整、疫情三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

 

 

阵痛之后,医药产业或迈出“至暗时刻”,开始触底回暖


这几年,受国家医药供给侧改革、医药政策调整、疫情三重因素的影响,国内的医药市场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调整,“三期叠加”带来的阵痛,让医药人难忘。


时至岁末,明年的医药市场如何,是笔者最近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整体的判断是,国内医药市场已经走过了“至暗时刻”,正处于“V”字型反弹底部爬升的过程中,看好明年的医药市场。


21151640671220407


来源:摄图网


做出这个判断的最主要原因,是因为这些年影响行业最大的政策,药品集中带量采购政策正在调整,中标率稳中有升;中标价格不再“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带量采购政策正在变得越来越理性,中标价格逐渐友好。


01


带量采购政策越来越理性


就医药行业政策影响而言,这些年最大的行业政策莫过于国家药品集中带量采购(包括后来的省级联采和省采)。这一政策直接导致了诸多上市药企的市值下降,医药上市药企估值普遍下跌。


可是大家有没有发现,从第三批国采开始,报价企业开始趋于理性,国采规则也逐渐变得规范友好。这主要体现在价格的约束上。


几批国采,有关报价的约束主要是以下三个规则:


1、“单位可比价”≤同品种最低“单位可比价”的1.8倍。


2、“单位申报价”降幅≥50.00%。


3、“单位可比价”≤0.1000元。


不高于一毛钱的单位可比价,使得企业报价空间偏小,出现了亏本报价。


从第三批国采开始,单位可比价开始采集全国招标的最低联动价,后面的国采甚至把原研的全国最低中标价采集上了,这使得单位可比价高出了不少,企业报价时回旋的空间大了,也就不会出现几分钱的亏本报价了。但这还不是主要的。


近期,有关第七批国采的规则修改在业内流传,单位可比价可能改成不高于0.20元已成为业内共识。而稍早前的广东45个国采续约产品,单位可比价不高于0.20元已经成为规则之一。如果第七批国采规则修改成真,大家想想价格是不是变得越来越友好?


今年9月份笔者在赛柏蓝发布的《中成药集采要来了,药企这样应对》(点击阅读)一文中,笔者曾建议修改报价规则,包括1.8倍、50%降幅等,以避免企业惨烈降价的囚徒困境。


笔者的这个想法并非和集采政策主导者交流的结果,而是作为几轮集采参与者的切身体会。最早在2020年1月参加第二批国采时,笔者就有此想法,现在终于可能实施,这体现了政策制定者的与时俱进。


国采中标价格友好后,国采、包括省采和省级联采,将不再是仿制药企业的滑铁卢,对于中标产品来说,反倒是最好的市场准入机会。没错,最好的市场准入机会,诸多中标产品的销售实践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部分二、三终端销量本来就大的口服制剂中标产品,除了带量之外,标外市场还能产生2倍带量的销量,这是不是最好的市场准入机会?带量采购政策的理性开展,将变成药企2022年最早的好消息。


那么作为药企将如何应对这一变化呢?很显然,抓紧时间做一致性评价,尽可能参加国采、省采并力求中标是不二选择。要注意的是,当下,仿制药一致性评价选产品的逻辑也变了。


(责任编辑:小编)
下一篇:

慢性咽炎 食疗有方

上一篇:

《河南省中医药学科与行业人才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发布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