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事万物都有两面性。
疫情虽说是人类的灾难,但其在防治药物的研究开发上,真如万朵莲花开!
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通过不同渠道,已经公布的防治新冠的中药方剂,超过一千种。
这些药方,充分反应了中医的博大精深,流派纷呈,中医界的学术成果的展示,从未有今天这样的公平活跃,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上至院士、博士,下至民间草医,英雄不问出身,同台竞技,各用其法,竟相公布其所处的药方,共同的心愿是人民健康,山河无恙!
可以说,这也是一次中医的大繁荣!
然而,治病不是靠热情,也不靠身份和地位,只靠疗效!
疗效来自哪里?
来自于经典,来自于经典知识的综合应用,来自于辨证的精准,来自于用药的法度及灵活性!
一,新冠到底是什么样的疫情?中医怎样治疫?
三年前疫情初起时,中医即定其性质是“寒湿疫”(中医院士张伯礼先生语),三年后的今天,这个疫情的性质仍然没有变化,仍是“寒湿疫”(民间中医陈海良老师语)。
疫情的性质是确定了,那就是中药的使用了。
顾名思义,“寒湿疫”重在“寒”和“湿”的存在,只有解决了“寒”和“湿”的存在,病就治好了,并且不会留下后遗症。
这个道理是不难理解的!
中医治病有八法:汗、吐、下、和、温、清、消、补。
汗法为八法之首。有许多的外感病,通过一个简单的汗法,就达到了汗出病愈的殊效!
发汗法治外感病只所以有速效,还在于本法遵循了中医治外感病的另一个原则:“邪之来路,亦是邪之出路”,故“开门逐盗”而速效!
这样的治疗不会伤到自己的正气(阳气),因为发汗法使用的是辛温药物,健脾的药物,燥湿的药物,不使用苦寒的药物。
因为苦寒药物伤害阳气也不能发汗,起不到“开门逐盗”的作用,反而会“闭门留寇”,为害尤烈!
这次新冠就是外感病,中医的正治法应该是本着“邪之来路,亦是邪之出路”的治疗原则,首先采用汗法,“开门逐盗”,使用温燥药把寒湿之邪发散出去,离开我们的身体,病就好了,并且没有后遗症。
可用的中药有: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干姜、荆芥、防风、羌活、白芷、细辛、辛夷、黄芪、藿香、苍术、小茴香、良姜、肉桂、附子、沙棘、甘草、艾叶等。
这些药物都是温散的性质,在去除寒邪湿邪的同时,不会伤害我们的正气,就是邪去了,也不会导致我们的正气虚弱,可以放胆的搭配使用。
《黄帝内经》云:“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正气是什么?正气就是从整体宏观的角度阐释的人体免疫力。
包括阴平阳秘,气血旺盛、流畅,脏腑功能协阔等等。
《内经》又云:“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坼,无扰乎阳,早睡晚起,必待日光....去寒就温,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春为痿厥、奉生者少”。这一段文字,清晰地告诉了我们冬季三个月里,是万物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人们不要扰动自身阳气,应该早睡晚起,等到日出再起床,避免寒冷的侵袭,加强保温,这就是冬季藏阳的方法,如果违反了这个道理,肾就会受伤害,到了春天,就要得痿厥病了。这是因为冬季阳气被伤,供给春季的生养能力就差了。
由此可知,冬要保护好我们的阳气是首要的,这个时候如果使用了寒凉的中药伤害了我们的阳气,一定会伤害我们的肾功能!甚至是骨头也受伤害!因为肾主骨!
我们只有阳气旺盛,抵抗力才强大!
人的生命,就如同自然界的万物生长一样,秋冬季节、因气温逐渐降低了、树叶落了,百草干枯,万物生长缓慢了。
但到了春天,尤其清明已过,大地回温,草长莺飞、树木葱茏,万物欣荣,自然界这种不同变化的根本推动力就是温度的变化,就是阳气的变化。
可见,阳气对于生命是何等的重要!
张仲景的《伤寒论》113方中,使用保护阳气的姜、桂、附三类药物的就有100方之多,可见医圣对阳气的呵护是何其的用心!
现在我想大家对“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理解就更深刻了。
正气是什么?简单的说就是人的阳气,阳主阴从,人体内阳气旺盛,热血沸腾,何邪来干呢?
中医在治病过程中,任何有损人体阳气的药物,都要慎重使用,若真的必须使用的话,也要中病即止!
因为人的阳气一旦受损、先伤到太阴、脾胃既伤,饮食不化,化源告竭,病人能康复吗?
如果此时医者还不知变通,将继续伤害到厥阴,终将伤害少阴、肾气鼓动无力,終至病情日益深重!离生愈远!
二、今天中药治疫之现状
写到这里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在疫情放开的当下,我的同胞们按照XX推荐的中成药,大量采购,以至药房断货。你们看一下你买的中成药的配方里,90%以上中成药都是带有金银花、板蓝根、连翘、栀子、芦根、黄芩、黄连等苦寒药的成分。
有的患者吃了一次含有以上药物的胶囊就不想吃饭了,为啥呢?
就是以上分析的伤害了脾胃了。
如果大量口服这类中成药,终将导致寒湿之邪逐步深入,由肺及脾再至心,最终使肾气鼓动无力而大受伤害。
曾记得2003年非典时期,某医学权威采用大量的激素等药物治疗后,产生了大量的“股骨头坏死”的病人,就是药物伤肾的结果。
寒邪入侵,伤害人的一生。中医上叫“闭门留寇”!
最近在媒体上,也看到了一些有胆识的中医直接抨击了当下用寒凉药治疫的误区。
本次疫情既以定性为“寒湿疫”,为外感风寒的性质,为啥这些所谓的名家都纷纷开出治疗风热的药物呢?诸如金银花、连翘、黄连、板蓝根、黄芩等苦寒药,无不伤害人的阳气,以至于“闭门留寇”,遗患无穷!
在当下这种寒湿疫情中的发热,因寒所生,皆为假热。
寒去热退,根本无需使用苦寒药直折此热,以免伤正气。
即使必须使用时,也要嘱其中病即止!不可久用。
更不可把此类药当做常备之品!
专家们,你们欠广大老百姓一个医嘱!
你们高高在上,翻云覆雨,先说全民打Y苗,就免疫了,打脸以后,又改口说降低重症,降低死亡率。其实,你们自己也没有这个方面的循证证据,总之,信口雌黄已经成了你们的标配了。
但这次疫情放开后的药品采购清单无疑又给国人的健康投下了一颗原子弹!
国人要当心!
作为一个民间中医,位卑不敢忘忧国,我只能说到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