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DN18.2在胃/胃食管交界处腺癌患者中呈高表达,表达分布与PD-L1状态无关,可能无法从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治疗中获益,有望完善胃癌以分子靶点为指导的精准治疗体系。 CLDN18.2在胃癌患者中表达率超50%,在正常细胞无/低表达,创胜集团在2022SITC披露的一项研究评估了300例胃/胃食管交界(G/GEJ)切除的腺癌组织样本,CLDN18.2染色阳性216例(72%),136例(45%)样本中CLDN18.2在≥40%肿瘤细胞中呈中强阳性染色,79例(26%)样本中CLDN18.2在≥70%肿瘤细胞中呈中强阳性染色。约80% CLDN18.2阳性肿瘤的PD-L1CPS < 5,这些患者可能无法从抗PD-1/PD-L1免疫检查点治疗中获益。
CLDN18.2早中期临床数据已展现疗效潜力,有望完善胃癌以分子靶点为指导的精准治疗体系。
CLDN18.2百亿市场群雄逐鹿,多款国产产品有望成为全球FIC/BIC。预计2032年,CLDN18.2全球潜在治疗胃癌患者数量近45万人,中国约20万人。若以一线渗透率50%、平均年用药费用5万元(中国)和8万元(全球)估 算, CLDN18.2一线治 疗中国 潜在市 场空间约 50亿元 ,全球 潜在市场 空间超180亿元 。
CLDN18.2靶点成药形式涵盖单抗、双抗、ADC和CAR-T等,大多处于早期阶段,适应症以胃癌为主。目前全球共计96款产品,临床阶段产品全球共计44款,国内27款,其中全球范围内III期临床阶段仅1款,为Ganymed(安斯泰来)的单抗产品zolbetuximab。国内创胜集团、康诺亚、科济药业、科伦药业等公司在研产品有望成为全球FIC/BIC产品,值得期待。
单抗疗法领衔,CAR-T、ADC等疗法或将扩展靶点空间。目前CLDN18.2靶点的在研药物中,单抗疗法开发进度领先。安斯泰来和创胜集团的单抗药物已初步展现积极的临床数据。后续药物的研发方向之一是扩大该靶点药物的人群范围:一方面,经过优化设计的抗体工程类药物有望通过提升靶点亲和力、结合免疫学效应/细胞毒作用等机制加强抗肿瘤活性,从而提升药物的反应率;另一方面,通过CAR-T、ADC等疗法,扩充后线治疗的适应症。
相关标的:建议关注恒瑞医药、石药集团、科济药业、创胜集团、康诺亚等。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研发进度不及预期风险;商业化风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