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对中国创新医药企业而言,是一个最好的发展时刻,也是一个最具挑战的时刻。
当下,中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医药市场。总体而言,在政策支撑、人口老龄化、慢病管理医疗需求增长等因素的推动下,中国生物医药市场潜力巨大,未来仍将是黄金赛道之一。然而,随着国内出台临床严规、中国新药出海美国FDA审批受挫等外部环境影响,以及众多企业涌入创新药赛道导致的行业竞争加剧,自2021年年底起,中国生物医药融资急剧放缓,相关一二级市场表现持续低迷。如何在行业生存突围战中破局,成为众多创新药企面临的当务之急。
毕马威(KPMG)发布的《2022年中国创新药企发展白皮书》指出,创新医药产业破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首先是从整体层面强调患者需求贯穿药物研发全程,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对疾病治疗的期望;其次要以临床价值为导向,避免同质化竞争,充分探索创新药的临床价值。
成立于2019年末的箕星药业正是立足患者需求和临床价值两大关键切入点,在三年时间里成功完成了公司业务和组织建设的差异化布局,为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近日,箕星药业董事会成员兼首席执行官Peter Fong博士和首席商务官吴琨先生就箕星独特的发展实践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也为行业逆势中的创新药企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箕星由RTW Investments创建并支持,作为一家全球领先的医疗健康全生命周期投资公司,RTW拥有成功孵化初创企业的丰富经验。Peter Fong博士是RTW合伙人,在箕星成立之初担任公司创始首席执行官。Peter Fong博士表示,我们旨在将箕星打造成一个立足中国、辐射全球的生物制药企业。
“要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制定了三步走策略:第一步是充分借力投资方RTW的行业洞察和全球合作网络,通过license-in模式建立具有‘同类首创’或‘同类最佳’潜力的差异化产品管线,通过高质量的临床开发加速将创新药引入中国;第二步是建立业界一流的商业化团队,通过专业化医学教育和创新商业模式,与医学专业人士合作,让创新药造福广大中国患者,并为公司发展提供持续推动力;第三步是逐步建立从临床前到上市的全生命周期新药研发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并通过全球合作网络,探索中国创新药走向世界的成功道路。这就是我们致力于打造的‘从全球到中国、从中国到全球’的发展模式。”Peter Fong博士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