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上市公司剥离非核心业务。
近期,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002793.SZ,以下简称“罗欣药业”)发布公告称,拟作价4.15亿元将子公司山东罗欣现代物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现代物流”)70%股权转让给上药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药控股”)旗下子公司。
罗欣药业公告显示,现代物流主要经营药品批发、药品零售业务。2021年其实现营收为25.95亿元,而罗欣药业2021年总营收为64.78亿元,以此计算,现代物流占罗欣药业总营收比为40.06%。
但截至2022年上半年,现代物流的净资产为6.44亿元,而双方协议的现代物流价值为5.93亿元。营收占比超四成子公司为何选择折价转让?为此,《中国经营报》记者向罗欣药业方面致函采访,董秘办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经讨论过后会给予答复,但截至发稿,暂未收到公司方面进一步回应。
折价出售医药商业
罗欣药业成立于2001年,是一家集药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医疗健康服务为一体的医药企业。目前,公司建有四个生产制造基地,拥有粉针剂、冻干粉针剂、固体制剂(含头孢菌素类)、喷雾剂、气雾剂、预灌封、大容量注射剂、小容量注射剂、化学原料药、头孢菌素类原料药等五十多条生产线,已有十几个剂型、300多个品规的产品投放市场。
现代物流为罗欣药业控股子公司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罗欣”)100%持股的全资子公司,罗欣药业持有山东罗欣99.65%的股份。
2017年5月22日,刘保起发起成立现代物流,注册资本为5000万元人民币。而罗欣药业年报显示,刘保起正是罗欣药业的实际控制人。
彼时,现代物流曾被寄予厚望。据了解,罗欣药业新建的医药物流产业园项目总占地面积约230亩,分二期建设,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建设仓储中心、贸易中心、结算中心配套设施等共5万平方米。
罗欣药业计划在该项目建成后,将满足年销售100亿元存储配送需求,成为鲁南苏北地区自动化程度最高、药品种类最多、配送范围最广、占地面积最大的现代医药智慧物流配送中心。
为实现这一目标,2020年5月,罗欣药业还对现代物流进行了增资,注册资本由1.2亿元增加至2.04亿元。
然而事与愿违,现代物流也没能成功实现100亿元的销售规模。
据罗欣药业公告披露,2021年和2022上半年,现代物流的营收分别为25.95亿元、12.97亿元,占罗欣药业同期营收的比例40%左右;净利润仅有0.96亿元、0.50亿元,利润率不足4%。
与此同时,伴随着罗欣药业多款传统仿制药产品陆续被纳入集采,公司的经营压力也随之而来。
据了解,自2020年起,罗欣药业奥美拉唑口服常释剂型(20mg)以每片0.1179元的低价中标第三批全国集采。在今年7月开展的第七批全国集采中,罗欣药业的依达拉奉注射液、注射用头孢美唑钠及注射用美罗培南三个产品中标。
虽然上述三款产品在整体业绩占比不大,但是对于既有产品以仿制药为主的罗欣药业来说,想继续增加新的收入,转型创新已经是矢在弦上。
此外,罗欣药业的辛伐他汀片、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头孢丙烯片以及注射用泮托拉唑钠4款产品也在14省联盟集采中标。
罗欣药业2022年半年报显示,上半年罗欣药业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双双下滑,分别为-8.73%、-139.73%。对于业绩下滑,罗欣药业在半年报中表示,报告期内仿制药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受到集采降价、疫情反复、成本上升等因素影响,有所下降。
为了加快公司资金回笼,缓解流动资金压力,同时促进公司可持续发展,罗欣药业最终还是决定剥离现代物流相关业务。
客服热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