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实时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我国科学家揭示快速抗抑郁机制

2018-02-24 10:006680
    《自然》杂志同期刊发的两篇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和求是高等研究院胡海岚团队的研究长文,揭示了快速抗抑郁分子的作用机制,推进了对抑郁症发病机理的认知,并为研发新型速效抗抑郁药物提供了多个新的分子靶点。
 
    胡海岚说,抑郁症已成为影响人类生活的疾病,全球有超过3亿人受抑郁症困扰,然而治疗药物往往需要几周甚至几个月才能起效,且只对部分病人起效。“这意味着我们对抑郁症机制的了解可能还没有触及核心。”
 
    近年来,科学界发现“氯胺酮”对抑郁症有着良好的治疗效果。低剂量的氯胺酮能在一小时内,对70%以上的难治性抑郁症患者起到治疗作用。胡海岚团队通过对这一作用机制的研究发现,大脑外侧缰核的簇状放电会引发抑郁症。
 
    外侧缰核是大脑中海马体下方一个小小的核团,它是大脑的“反奖励中枢”,主导恐惧、紧张、焦虑等负面情绪,与大脑中的“奖励中枢”相互抑制。
 
    “正常小鼠的外侧缰核放电模式是单次放电,而抑郁症小鼠呈现出了簇状放电行为。从单次放电到簇状放电,就像是从步枪射击转变成机关枪射击,是一种更为密集高效的电信号传输方式。”胡海岚说。
 
    簇状放电强化了外侧缰核对“奖励中心”的抑制,从而引起抑郁症状。氯胺酮之所以能够快速起效,正是因为阻止了这一特殊的放电方式。氯胺酮虽然高效,但由于这种物质还是麻醉剂和毒品的主要成分,在临床使用上有很大局限性。基于此,胡海岚团队针对阻断簇状放电的思路,进一步找出了多个崭新的快速抗抑郁分子靶点。
 
    “这项研究具有广泛的意义。”《自然》中国区科学总监印格致表示,该项研究将成为提升抑郁症治疗有效性的基础。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本网的所有作品,均为本网合法拥有版权或有权使用的作品,欢迎转载,注明出处。非本网作品均来自互联网,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同类
本周医药健康领域10起投融资,融资规模最高超亿元
(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武星如)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不完全统计,本周(2025年4月7日-4月11日)全国医药健康领域发生10

0评论2025-04-2261

4月21日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净值上涨5.97%
4月21日,截至收盘,鹏华医药科技股票A(001230)较前一交易日净值上涨5.97%,跑赢上证指数,单位净值为1.35,累计净值为1.3527

0评论2025-04-2251

合肥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II类会议
金融界4月21日消息,据CDE官网沟通交流公示,于4月21日收到合肥华方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II类会议”,当前状态“处理中”。

0评论2025-04-2263

百诚医药等成立生命科技公司 含AI业务
人民财讯4月21日电,企查查APP显示,近日,杭州智源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邵谦,注册资本100万元,经营范围包含:

0评论2025-04-2283

泰源医药赋能中医药现代化:从“养巢颗粒”看科技成果转化的破局之道
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公示,漳州片仔癀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1.1类中药新药“养巢颗粒”成功获得药物临

0评论2025-04-22349

客服